正在阅读:汇川技术2022年营收达228亿,工业机器人出货增速超50%

汇川技术2022年营收达228亿,工业机器人出货增速超50%

2023-03-04 09:17:06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阅读量:23118

导读:汇川技术机器人业务发展迅速,在2021年就实现了全年出货超10000台,此前数据显示,其工业机器人2022年前三季度发货超1.2万台,追上了去年全年的出货量。
  【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
  近日,汇川技术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2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2%;实现净利润42.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5%。

  对于业绩的增长,汇川技术表示,公司积极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使得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取得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因“渗透率提升、公司定点车型放量、保供保交付”等原因,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业务因“产品系列拓宽、品牌影响力提升”等原因,销售收入取得快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持续拓宽
 
  汇川技术机器人业务发展迅速,在2021年就实现了全年出货超10000台,此前数据显示,其工业机器人2022年前三季度发货超1.2万台,追上了去年全年的出货量,预计全年将实现50%以上的增速,并且大负载、大六轴机器人比例将提升。
 
  在机器人产品布局上,汇川技术正在不断完善产品系列,从SCARA拓展到六轴机器人,再从小六轴关节机器人往大负载关节机器人延伸,应用领域也从成熟的3C电子等行业拓展至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再往汽车装配、金属加工等行业延伸。
 
  今年一月,汇川技术发布了IR-R220系列大型六关节机器人,负载能力达到220kg,相比去年六月发布的80kg负载机器人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基于强劲的性能、人性化的设计,替换人工完成高强度、重复性、高速度、精细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此前汇川技术表示公司的优势体现在:
 
  1、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客户群和通用自动化领域是重合的,面向的主要是3C、锂电、光伏、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凭借对下游行业工艺的深刻理解以及“核心部件+整机+工艺”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工业机器人产品多行业已实现批量销售,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
 
  2、对于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除了减速机外,包括机器人系统、控制柜、伺服系统、丝杠、本体均已实现自制,保证了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定制化能力。
 
  3、机器人的应用比较复杂,在机器人的易用性方面,汇川在打造跟PLC产品的拉通,实现“零调试、零编程”的易用性。
 
  去年六月,为提高机器人交付能力,汇川技术南京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动工,据悉,此项目总投资高达50亿元,定位为汇川技术精密机械制造基地,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丝杠、数字化以及研发等业务板块,并将整合工业视觉和图像、磁悬浮高速电机、自动化等板块业务,预计年产将达28万套精密丝杠、12万套机器人。
 
  2023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上涨
 
  此前在调研中,汇川技术表示,展望2023年,公司预计工业机器人板块整体会比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增速快一些,原因在于机器替代人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此外,随着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展得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其应用领域也会大大拓宽,长远来说,公司仍旧非常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装备了超30万台工业机器人,占据了全球装机量的一半,随着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机器换人趋势将继续加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态势。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较2020年实现翻番,而彼时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意味着到时要达到500台/万人左右,稍微计算下就知道至少是100万台的数量,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根据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已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减少以及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下,推进制造业机器换人已是当务之急,事实上许多经济学家也认为,不能再依赖持续扩大的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自动化是提高现有工人生产力的最可靠方式。
 
  除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外,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占比不断提高,也在要求着机器人自动化的加快应用,高端制造在精度、稳定等方面的要求正是机器人所擅长的,这也是中国发展为制造强国,迈入更高收入水平国家的必经之路。
 
  站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存在必然性。一方面是大环境下,制造业劳动人口正在下降,需要用机器人来代替缺失的这部分人力;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升级倒逼企业对生产模式进行升级,新兴行业、新技术落地将加快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壮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

    3月14日,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此次“无废工厂”称号的获得,是纽赛特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2025-03-19 10:32:51
  • 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埃夫特携手子公司启智在会上正式公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多个具身智能新成果,展现了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埃夫特
    2025-02-28 16:46:18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2-21 15:10:36
  • 新时达并入海尔版图,一场破局与变局的战略突围

    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从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据海尔集团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
    新时达海尔工业机器人
    2025-02-21 09:14:18
  • 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

    2024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1382套,当月同比增长36.7%;1-12月累计产量为556369套,累计增长14.2%。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2025-02-21 09:05: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