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列入了年度发展预期目标。
只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更好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粮食安全基础。然而,目前粮食行业缺少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相关的行业标准,导致目前各个层级之间的数据比较分散,同一层级、上下级、监管层级等数据传输不统一,还未形成统一的共享平台及全国性的粮食AI动态监管中心。
为了配合国家、企业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交互,促进粮食行业数据标准化,推进数据共享和视频监控互通,提升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成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提出,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司等单位共同起草了《粮食数据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并已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3日)。
数据交互要求只有上升到行业或国家标准高度,才能从本质上做到数据对接同一,粮食数据互联互通,为全国性行业AI监管、分析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粮食数据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规定了行业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解密等实现方式、要求,从源头上保障了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化、数字化安全。
具体来看,《粮食数据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粮食行业上级平台与下级平台数据互通共享的总体架构、传输技术要求、接口数据安全要求、接口规范要求等,适用于粮库信息系统、省/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涉粮企业粮食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之间业务数据互联互通。
在传输技术方面,该规范其中规范了数据上传通道处理流程,包括下级平台按照指令要求组织待上传数据;对待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并签名;下级平台调用上级平台发布的数据上传服务接口上传数据,以及上级平台对接口调用进行身份认证、数据校验、数据处理。如处理失败,则本次上传数据结束,并给下级平台反馈失败信息;如果处理成功,则反馈处理成功等。
该标准将成为粮食行业信息化系统之间数据对接的规范指引,标准的发布及执行,一定程度上打破粮食行业信息孤岛,为形成统一的共享平台及全国性的粮食AI动态监管中心提供技术数据支撑。
届时,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高标准做好粮食和物资行业信息化工作,加快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努力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度和视频接通率,提升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在线监管全覆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