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三星自研UWB芯片,或不仅是对标苹果,已有重要规划

三星自研UWB芯片,或不仅是对标苹果,已有重要规划

2023-03-24 09:41:32来源:物联传媒 关键词:UWB芯片智能硬件设备阅读量:25062

导读:如今,又一则UWB相关消息出现,并且同样非常重磅:三星宣布推出其首款超宽带(UWB)芯片组Exynos Connect U100。
  2023年开年后,UWB的相关消息源源不断,笔者也一直在跟进报道——

  2023年第一季度UWB相关新闻
 
  (来源:物联传媒据网络资料整理)
 
  而如今,又一则UWB相关消息出现,并且同样非常重磅:三星宣布推出其首款超宽带(UWB)芯片组Exynos Connect U100。
 
  据了解,基于该芯片的UWB解决方案能将定位精度缩至10厘米以内,并针对汽车和物联网设备进行了优化。同时三星将Exynos Connect作为新品牌发布,还把UWB、蓝牙、Wi-Fi等短距离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纳入其中。
 
  肉眼可见,三星的规划已表明其对UWB技术的重视,而大厂的布局,透露的是该技术在2023年或将有不小发展空间。此外,网络上也不乏有声音猜测三星或是对标苹果,将在C端场景上施展拳脚,作为拥有巨大硬件生态的三星,自研芯片算是表明了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后续的媒体报道,有猜测称三星或将设计手机、寻物标签、数字车钥匙之外的新应用场景——数字标牌。
 
  那么,关于三星的UWB自研芯片有何亮点、与苹果的布局对比谁更胜一筹、数字标牌是否空穴来风这些问题,笔者接下来也将逐一分析。
 
  三星的自研,有何特色?
 
  据介绍,三星新款UWB芯片与传统UWB芯片略有不同。
 
  从技术上来说,首先在测距和测角方面,三星的Exynos Connect U100可提供小于10厘米和低于5度的精度;第二,该芯片集成了射频、基带、嵌入式闪存存储器和电源管理IP;第三,该芯片具有省电模式,能够降低功耗;第四,该芯片配备了加扰时间戳序列(STS)功能和硬件加密引擎。
 
  基于以上技术特性,该芯片对应的应用场景同样不少。首先基于更高的精度,该UWB芯片支持在无GPS信号的室内环境中完成定位和导航,并能结合AR/VR进行寻物和控物;第二基于其高集成的特性,该芯片占用终端设备的空间更少;第三基于其省电模式,能够延长汽车、物联网设备等的电池寿命;第四基于其安全特性,能够有效防止黑客攻击。
 
  通过对比常见的UWB芯片,三星Exynos Connect U100算是中规中矩,不过也有亮点,比如技术上的高集成度、降低功耗,场景上结合AR/VR进行控物的功能,度能算是创新。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虽然在2022年的WWDC上也提出UWB结合AR的应用,但彼时公布的功能只有寻物却没有控物。
 
  根据产品介绍,该芯片同样已通过FiRa联盟认证,并符合汽车连接联盟数字钥匙3.0的规范。简单来说,UWB芯片的标配三星都没有落下。
 
  只是作为物联网产品,重要的不止是技术创新,还有其场景化联动的能力。除了以上的文字描述,其实针对应用场景,三星也推出了新产品的宣传片,视频则体现了结合AR控物等UWB场景化智能应用,视频如下:
 
  很明显,无论是技术或应用场景上,三星与苹果在走的路子都非常类似,并且三星还在苹果的已有场景和概念之上作出了优化,比如在视频中出现的门禁应用以及AR控物。
 
  不过更令人好奇的是,在UWB产品及生态上,三星将如何与苹果过招。
 
  对标苹果,三星能玩多大?
 
  虽然都在推出智能硬件并做场景化智能,但与从不向外宣称自己为IoT企业的苹果不同,三星的规划会更加主动,在设计上的想象空间也更大。
 
  早在2019年,三星就将首批17款智能家居产品带到中国市场,通信协议覆盖Zigbee、Wi-Fi、蓝牙等,产品覆盖大部分家庭生活场景,并且在彼时,智能家居正处于高速增长期。
 
  但随着更多品牌的入局,产品开始同质化,加之品牌间的各自为政,也使产品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于是,三星在智能家居上的策略开始从设备端转向云端,推出了SmartThings品牌。另一方面,三星也把智能产品从在场景端大面积铺设,重新收回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主攻手机、手表、耳机、平板等设备,并在通信协议上触及UWB。
 
  对比苹果的HomeKit及其他消费级产品,若只讨论战略规划和技术应用,三星在生态上的确能与之打个平手。尤其在UWB的应用上,三星更是将相关产品的能力开发到了极致。
 
  据了解,三星此前发布的SmartTag除了能实现寻物功能,还可遥控IoT设备,比如利用SmartTag遥控关灯。此外,用户还可以在SmartThings程序中进行设置,例如轻按一次或长按按钮代表不同指令,执行不同功能。
 
  不得不承认,三星的想象力或已超越苹果。
 
  但此前,苹果拥有自研的U1芯片,三星却只能基于其他厂商的芯片进行开发。根据Tech Insight的拆解报告,在标签类产品中,三星使用的是NXP的UWB芯片,对比产研一体化的苹果,三星在研发上或也有所受限。
 
  而通过上文提到三星自研芯片向外透露的特性,基于各方面的更新,其产品会更适配所对应的场景,也有助于探索新场景。并且,如今的三星还将多个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整合至独立品牌——Exynos Connect里,也可以判断,不止是想象力,三星的野心或同样已超越苹果。
 
  三星的野心一方面体现在其产研一体化的决心,另一方面则还得回到场景。文章开头提到,有媒体猜测三星将探索新的UWB场景——数字标牌,而笔者也进行了一番了解,此说法或并非空穴来风。
 
  UWB数字标牌,空穴来风还是前沿趋势?
 
  据报道,三星的自研UWB芯片或将应用于数字标牌中以增强用户体验。
 
  首先,通过更精准的定位和识别能力,数字标牌系统能与用户产生更多互动,包括提供更加个性化、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数字标牌的业务效果;第二,通过数字标牌与用户手机的联动,能够向用户提供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第三,在商场、机场等大型场所,室内GPS等导航不够灵敏时,数字标牌也能通过精确感知用户位置,提供导航方案——相比单独部署UWB基站,内嵌于数字标牌中的确更美观和便捷。
 
  简单来说,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UWB数字标牌也能让企业获益,通过精准触达用户,能够提高广告的传播率,用户转化率等。
 
  此概念虽不是三星新闻稿的官方内容,但其来源却有迹可循,一方面是其新闻稿提到了商场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三星大量的业务线中,的确存在数字标牌的解决方案。
 
  细想的确如此,从三星的角度出发,自研芯片的下一步应该是规模化应用,毕竟对比苹果封闭的生态,三星量产的UWB芯片大概率不会只用在自家产品上。
 
  不过以上关于UWB数字标牌的大部分看法来自坊间,未来发展还有待官方进行解答。
 
  结语
 
  从三星自研UWB芯片消息本身来看,不难判断其在产品布局和产业生态上,将逐步实现产研一体化,与苹果正面对抗;同时,三星旗下更多产品也都会开始支持UWB技术,基于其庞大的应用量,也会刺激整个智能硬件产业开始拥抱UWB;并且,由于三星UWB芯片已通过FiRa联盟认证,对于UWB圈子里其他玩家而言,在软硬件联动上也是一大利好。
 
  随着更多玩家更深入地参与到UWB产业中,可以确定的是,2023年的UWB市场会有更多想象空间。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智能音箱市场遭遇寒流,销量四年连降

    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在2024年遭遇显著下滑,销量仅为1570万台,较2023年减少了25.6%。同时,市场销售额也大幅下跌,达到42.0亿元,同比下降29.4%。
    智能音箱智能硬件设备
    2025-02-17 11:11:50
  • 23家企业推出昇腾AI系列新品 覆盖云、边、端智能硬件

    7月6日消息,在昇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华为携手伙伴联合发布昇腾AI大模型训推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大模型在各行业应用落地,并有23家昇腾AI伙伴推出AI服务器、智能边缘与终端新品。
    昇腾AI大模型AI服务器智能硬件设备
    2023-07-07 14:23:41
  • “果链”企业脱链,欲在IoT求变

    据了解,目前不少“果链”企业都在多元化布局,其中IoT占了较大比例,并且,各家也都在孵化高新技术,期望从代工厂蜕变成科技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IoT设备
    2023-02-07 09:26:23
  • “小电驴”们的物联网战争,卷成麻花

    从智能化到网联化再到高端化,是当今一款C端产品的必经之路,但从电动两轮车市场里不难发现,智能化、网联化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而高端化则更依赖营销。
    电动两轮车智能硬件设备
    2022-12-14 09:01:19
  • SA: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同比增21%

    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达到68亿美元。
    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智能硬件设备
    2021-06-15 11:19:44
  • 大势所趋!智能手机正在改变页面访问控制

    智能手机正在改变各个规模和层次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管理,从跨国公司到小企业。
    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设备
    2021-06-11 16:01:2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