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四项重点任务+九大举措!赤峰市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四项重点任务+九大举措!赤峰市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023-05-16 14:56:21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新能源绿色装备电子设备阅读量:46275

导读:赤峰市通过产业规模再壮大、产业集群再扩大、园区基础再夯实、企业实力再增强、工业投入再增加、产业环境再优化,推动“一区四园”工业产值在5年内突破2000亿元,力争达到2270亿元。
  近日(5月15日),内蒙古赤峰市政府网站消息,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简称“《赤峰高新区五年行动方案》”),其提出东山产业园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1010亿元、红山产业园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以上、松山产业园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20亿元以上以及元宝山产业园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380亿元以上。
 
  《赤峰高新区五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四大产业园的重点任务,如东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冶金、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池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1010亿元;红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冶金、电子装备制造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以上;松山产业园:着力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20亿元以上,以及元宝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化工、能源、生物科技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380亿元以上。
 
  不难看出,东山产业园、松山产业园、元宝山产业园的重点任务都有侧重新能源、绿色装备制造。例如东山产业园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重点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引入主机、储能、叶片、塔筒、太阳能组件、制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宁保冶金、巨石集团源网荷储配套项目落地;松山产业园打造高端绿色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绿色供电项目建设,到2027年实现园区清洁能源覆盖率70%。
 
  除此之外,松山产业园还将打造华北最大的绿氨生产基地,依托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密切关联合成氨、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精细化工氢化反应相关产业链项目,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
 
  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全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得益于下游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和普及,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需求将不断增加,氢能相关项目的推进,产能也将快速提升。
 
  日前,在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雍瑞生在发表《“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低碳发展战略思考》主题报告时提到,“绿氨有望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燃料,它是对绿氢很好的替代。”“由于中国的电解水制氢合成氨,不易受产能、配额、原料及资源的限制,将有望成为电解水制氢及利用最大的产业链”,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孙晖、教授孟祥海如是说。
 
  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氨”拥有诸多优点,具有来源丰富、液化温度低、易被液化储运、能量密度更高,且储运成本不高等优势。据核算,100 km内液氨的储运成本为150元/吨,500km内液氨的储运成本为350元/吨,仅为液氢储运成本的1.7%。
 
  电子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也被全国多地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赤峰高新区五年行动方案》表示要推动电子装备制造业壮大发展。依托拓佳电子产业园、科峰3D打印产业园等,集中布局电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等;积极引进上游模组、芯片、元器件等零配件,下游智能消费设备终端、智能车载、消费机器人、增材制造+、仪器仪表等整件生产项目。完善电声器件产业链,补强智能终端产业链,建强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最后,《赤峰高新区五年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创建工作顶层设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搭建园区创新平台载体、完善园区经济运行体系、加强督查考核等九个方面的举措加以保障方案的实施,诸如依托老虎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新基建平台项目,推进数字化转型改造,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以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物联网与大数据融合为路径,打造一批信息化项目、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