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能化时代,软PLC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

智能化时代,软PLC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

2023-06-29 09:13:48来源:维科网工控 关键词:软PLC工业控制系统阅读量:21823

导读:基于软件定义的PLC具有与生俱来的灵活性,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设置即可实现控制能力的扩展,这正是未来制造最需要的控制系统。
  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以传统PLC/DCS为代表的第三代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工业智能化的需求。一方面,现在的控制系统不仅要处理传统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四大传感信号,而且还要能够处理视觉、语音等以前没有的信号,要支持5G等无线通信,这些对于传统的PLC是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传统的PLC厂家都有各自的通信协议,不开放、不可扩展、不可兼容,这对于未来按需生产的智能制造是不相适应的。
 
  软件定义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词,从早先的“软件定义网络”,到后来的“软件定义一切”,其实软件定义已经走过了概念论证阶段,在IT领域已经一个成熟的技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PLC控制系统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誉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控制系统”。那么,软PLC是一种什么样的控制系统呢?为何更加适合工业互联网的要求呢?
 
  软PLC(SoftPLC,也称软逻辑SoftLogic)是一种基于PC机开发结构的控制系统,它具有硬PLC在功能、可靠性、速度、故障查找等方面的特点,利用软件技术可以将标准的工业PC转换成全功能的PLC过程控制器。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无法做到直达PLC的互操作,因此只有采用软件定义的PLC才能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直接相通,比如实现PLC与互联网的连接,将APP和分析结果嵌入机器和云端,实现智能化和自我感知,无需更换PLC硬件即可改变和升级PLC,通过API和生态系统扩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基于软件定义的PLC具有与生俱来的灵活性,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设置即可实现控制能力的扩展,这正是未来制造最需要的控制系统。由于软件定义PLC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可以通过软件来配置硬件资源,所以有着传统PLC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软件定义PLC通常没有硬件依赖性,很容易迁移和重用软件,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供应商,也允许用户更换或添加组件而不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轻松实现可扩展性和系统模块化。软件定义PLC可以用高级语言编程,而传统PLC通常用梯形图、结构化文本等编程,需要专业的自动化工程师进行编程,十分费劲,而用C或者C++这些高级语言就能十分容易。这在传统PLC控制中并不那么容易,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次,软件定义PLC由于采用最新的处理器,CPU的性能要比PLC要强很多,同时一个CPU可以虚拟出多个PLC,同时控制更多的设备。而且软件定义PLC可以处理语音、视觉及未来5G等新的数据,甚至在PLC上直接运行各类行业算法、工业APP,这样在很多场合可省去工控机、服务器,这些在传统PLC上是很难实现的。
 
  近年来,国外许多工业控制系统开发商都在发展基于PC的控制系统,推出了符合IEC 61131-3标准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控制产品有:法国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ISaGRAF,德国KW公司的MULTIPROG BECK—HOFF公司的TWinCAT以及SOFTPLC公司的SoftPLC等作为典型的基于PC的控制系统,西门子公司的WinAC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已有不少软PLC厂家和产品,例如东土科技的软件定义控制的MaVIEW工业控制编程平台、北京亚控自主版权的中文软PLC产品等,另外,还有一些自动化工程公司开始代理销售和推广这些商用化的软PLC产品。
 
  软PLC技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工作环境、可靠性、以PC机为基础的控制引擎问题等。在未来几年,软PLC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但就目前来看,软PLC取代传统PLC尚待时日。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