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制药机械(设备)材料选用导则》标准

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制药机械(设备)材料选用导则》标准

2023-07-11 18:58:11来源: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 关键词:制药机械制药设备阅读量:26006

导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第1号公告中发布的《制药机械(设备)材料选用导则》标准规定了常用制药机械(设备)的材料选用总体要求、选用步骤以及推荐了常用零部件的材料选用方案,该标准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制药机械(设备)作为药品生产的母机,需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滋生和各类药品残留出现的交叉污染,正确的清洗方式及采用耐各种清洗剂或物料本身腐蚀的材料至关重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第1号公告中发布的《制药机械(设备)材料选用导则》标准规定了常用制药机械(设备)的材料选用总体要求、选用步骤以及推荐了常用零部件的材料选用方案,该标准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适用范围
 
  制药机械(设备)中凡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直接接触的材料。
 
  总体要求
 
  材料应无毒、耐腐蚀、不脱落,不与所生产的药品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有效控制不溶性微粒,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而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危害,应能耐受高温蒸汽或化学气体的消毒灭菌处理。同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满足工作条件和加工工艺要求。
 
  材料怎么选?
 
  第一步:分析确定设备工作条件中主要影响因素及失效形式。
 
  第二步: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失效形式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第三步:经应有的计算(强度、刚度)和测试确认材料。
 
  最后一步:确定材料能否满足清洗、消毒等其它工作条件要求。
 
  制药装备常用的材料有哪些呢?
 
  常用的材料按性质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常用金属材料有不锈钢和碳钢,因为耐腐蚀和清洁灭菌的要求,不锈钢材料使用更为广泛,例如304、304L、316、316L等均是制药装备材料中最为常用的。
 
  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和其他非金属材料,通常制药装备中的连接器、过滤器外壳、过滤介质、硬管、容器内衬、袋子等采用热塑性聚合物;管子、密封件、垫片、隔板(膜片)、容器和公称管等采用热固性聚合物;视镜、容器灯、光学传感器、玻璃电极采用玻璃材料;机械密封件、轴承、过程传感器可采用陶瓷材料。
 
  上面说的304、316、316L是啥材料呢?它们的化学成分是啥呢?
 
  304是美标对一种不锈钢材料的牌号简称,对应的美标牌号为S30400,对应我国国标材料的新牌号为06Cr19Ni10,统一数字代码为S30408,对应日本标准牌号为SUS304,对应国际ISO标准牌号为X5CrNi18-10,所以304、316、316L只是一种简称,不同国家标准对同一种材料的牌号规定不尽相同。为方便使用者,本标准附录B列举了19种常用不锈钢材料国内外牌号对照,附录C还列举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那种不锈钢更耐腐蚀呢?
 
  不同牌号的不锈钢材料其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等都有差异,那种材料更耐腐蚀呢?可使用耐点腐蚀指数(PRE)判断不锈钢材料耐腐蚀能力,PRE指数越大耐腐蚀能力越强。本标准附录D给出了制药装备常用不锈钢PRE指数的计算公式,并列举了17种常用金属材料的PRE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304的PRE指数为19.1~21.1,而316的PRE指数为24.2~29.5,从这个数值,316比304的耐腐蚀能力更强一些。
 
  316的耐腐蚀能力强,那么与原料接触的材料都选用316或316L岂不是更好?
 
  答案是否定的!当接触的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含有氯离子(Cl-)时,就不能选用316L,可选用316、
 
  316Ti或317。标准的附录E按照制药装备的设备类型不同、接触物料及特殊使用环境等不同,推荐了17类制药装备的常用钢材选用方案。
 
  结语
 
  实际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及物料的性能、不同的机械及设备对材料的不同要求等等因素,当然还要考虑成本问题,材料选择不是越耐腐蚀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合适的才是最优选择。
 
  本标准可引导制药装备生产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在选用装备时,注重主要材料的适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材料选用上的浪费以及材料选用不适合造成风险问题的发生。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