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江苏汇鸿集团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模式 支持江苏实体经济发展
汇鸿集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省属外贸企业和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江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汇鸿集团紧密配合江苏乃至长三角优势制造业的发展,持续扩大机电设备、五金矿产、浆纸等优势进口业务规模及质效。在连云港、常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与德龙镍业、扬州永丰余造纸等行业头部制造企业开展供应链业务合作。
目前,汇鸿集团已经成为国内主流的浆纸和镍铬、铅锌矿供应商,行业影响力持续攀升,在江苏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汇鸿集团还首创“镍铁矿进口与冶炼设备出口”闭环新模式,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银行、江苏德龙镍业共同为印尼德龙工业园三期建设提供设备物资出口服务。
数字赋能 推进传统业务创新转型
汇鸿集团大力实施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设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依据数据分析赋能精准设计,目前每年设计各类新款服装近万款,带动出口成交订单总额增加约1亿美元。紧跟数字经济转型浪潮,积极探索智能制造、营销推广等数字化应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化面料管理系统“汇纺通”,以及纺织服装数字化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系统“鸿流”,有效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的柔性化、可视化管理和数据沉淀。
多措并举 全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汇鸿集团大力鼓励各类业务团组积极出海抢订单,今年以来已派出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130个,305人次,牢牢守住了外贸出口“基本盘”。将疫情后的首届线下广交会作为拓展业务、争取订单、开发客户的重大机遇,共在第133届广交会全部三期的30个展区设立展位240余个,推出一系列涵盖新功能、新外观、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产品,参展效果超出预期,意向成交额达2200万美元。该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均入选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
汇鸿集团还将在现有柬埔寨、新加坡、尼日利亚、波兰分支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印尼、越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子布点,以进一步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畅通海外供应链经络血脉,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