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该架构通过“1颗SOC+1颗MCU”的芯片方案即实现了中央超算,可支持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四域合一”,覆盖15个模块功能,首搭车型将于2023年9月亮相。
具体来看,在SOC主板方面,四叶草架构可兼容高通8155和高通8295两种不同的方案,其中8295方案支持座舱域智驾的深度融合,实现ACC、LCC、AEB等L2智能驾驶,以及环视、疲劳监测等功能。而在MCU主板方面,则兼容恩智浦S32G 中配和高配两个不同的版本,实现整车、车身、网关等多
控制器的集成。
基于这几款芯片不同的组合,四叶草架构可以实现低中高三种不同的中央超算平台配置,从而分别适配不同级别的产品:
入门级方案:高通8155+恩智浦S32G(3核),座舱支持集成6~12扬声器、4个屏幕、AR-HUD,以及4路环视摄像头、1路人脸摄像头、12路超声波雷达,但不具备驾驶辅助功能;
进阶级方案:高通8295+恩智浦S32G(7核),支持更丰富座舱应用的同时,还集成了部分L2/L2+级智能辅助驾驶,相当于通过高通8295芯片实现了舱驾融合;
高阶方案:高通8295+恩智浦S32G(7核)+英伟达Orinx,座舱应用进一步丰富,同时在智驾方面除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还支持接入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实现高速NOA、城市NOA等L2++级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据零跑介绍,和相同配置的车型比较,四叶草架构得益于高度集成的架构,将控制器数量由之前的42个减少到了28个、线束从1800米减少到1500米、数据带宽从100Mbps提升至1000Mbps、电源管理模式从10余种增加至30余种。
不仅如此,在软件层面,四叶草架构基于SOA服务化软件架构,预留了500多个接口,可实现座舱、智驾、动力、车身各大板块的功能组合,为用户带来千人千面体验。
未来,这一全新架构将不仅仅用于零跑品牌汽车,还可以通过对外合作,进行技术共享。基于在电子电气、电池、电驱、座舱、智驾以及整车层面的自研能力,零跑针对四叶草电气架构将可以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技术合作,包括:四叶草架构+周边控制器,四叶草架构+周边控制器+电池+电驱,基于下车体整体交付的技术共享,以及基于整车级的合作共享,多维度赋能推动智能电动汽车快速普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