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前48小时内,中国海油相关部门启动台风应急响应,海上作业人员提前撤离的同时,相关油气田第一时间切换“台风模式”,进入陆地远程控制“台风无人化生产系统”,智能技术助力海上油田经受住大风巨浪极端天气下不停产的实战考验,科学高效保障油气的稳定供应。
受超强台风“杜苏芮”的影响,该公司流花、西江、陆丰、惠州四个海上油气田的最大风力达到10级、浪高达到5米。中国海油在撤离全部作业人员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油田关停的时间。撤离行动共动用98架次直升机、32艘船舶,把受台风影响的2267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接回陆地。
据介绍,台风过境前,海上油气田防范机制全面启动。中国海油综合研判台风走势,动态更新移动路径、强度等变化大的相关信息。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作业与应急经理介绍:“‘十防十空也要防’是我们防台工作的原则底线,我们早在7天前就严控海上作业人员数量,所以能很快把2000多人撤回,并没有造成被动局面。”
在位于深圳的流花油田生产操控中心,撤回陆地的作业人员正在通过远程操控系统对250公里外的海上生产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与操控,确保中国最大的深水油田群在台风期间也能始终保持正常生产。
据了解,流花油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前每年受台风影响关停时间达7.14天,带来原油产量损失超过8万吨。今年,中国海油进行科技攻关,首创“浮式储油轮+水下生产系统”的自动控制模式,对流花油田设施设备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了无人生产能力,可以减少因台风造成的原油产量和经济的损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