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油首台国产大流量超低温卧式往复BOG压缩机顺利抵达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现场,标志着该项目又一核心设备即将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快中国海油LNG接收站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在LNG接卸期间,LNG输入、环境温度变化、大气压变化等使得储罐内产生大量蒸发气(BOG)。BOG压缩机就是将低温状态下蒸发出的气体加压,而后进入管网或再冷凝后回流入储罐的装置。
进口的大流量超低温卧式往复BOG压缩机供货周期长而且价格昂贵,后期维护和服务必须依靠国外。为进一步推进大型LNG接收站国产化进程,盐城“绿能港”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国海油党组、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为国内天然气产业链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行业扩容争取更多先机。
为确保高质量高效率高精度完成设备生产、检验、出厂任务,在设备制造前,盐城“绿能港”商务合同部、工程技术部、一期扩建工程项目部和生产厂家反复论证技术方案、检验计划、制造进度计划,总结运行要点和借鉴点,为设备适配项目生产运行奠定重要基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定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不定期巡查各节点进度,指派专人督造、催交,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
在出厂验收环节,盐城“绿能港”采用特有的“2小时无负荷+4小时液氮蒸发气负荷测试”方式严格校验,并定期驻场监造,在卖方工厂试车平台及相关管路系统,模拟压缩机对低温氮气进行压缩外输现场运行情况,通过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确保两台BOG压缩机无故障出厂。
国产BOG压缩机相较于进口设备在成本、服务、质保维护、到货及时率等方面优势显著,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约30%,缩短供货周期约6个月,极大地保障了LNG接收站的正常运维。
这是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继国产最大尺寸LNG卸料臂投用之后迎来的又一大型国产化核心设备,表明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在LNG接收站领域迎来了国产化重大里程碑。盐城“绿能港”将心系“国之大者”,聚力科技创新,以设备国产化助推LNG接收站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高端建造运行设备与技术,为LNG行业的发展树立典范和标杆。
原标题:盐城“绿能港”又添国产“利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