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形机器人赛道再获数千万融资,多维度触觉传感器成破局关键

人形机器人赛道再获数千万融资,多维度触觉传感器成破局关键

2023-08-19 09:47:14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关键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阅读量:21425

导读: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拟人化,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终极目标」。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科技的重大突破,从手斧劈开了石器文明的第一片曙光,蒸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再到电力的铺开和互联网的普及。如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机器人正在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纪元。
 
  其中,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拟人化,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终极目标」。
 
  要让冰冷的机械拥有人的特点,触觉感知是其中的「心门」。视觉传感器赋予了机器人接触外部世界的能力,它使机器人对环境的判断更为敏锐,能更加灵活地处理各类任务,完成各类精细操作。多维度的触觉传感系统,正在成为打造人形机器人“第二感官”的关键所在。
 
  01 帕西尼感知连续完成Pre-A及加轮融资
 
  近日,帕西尼感知科技宣布已连续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及加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盈富泰克领投,光跃投资跟投。本轮融资将为帕西尼感知注入强劲的资本动力,资金将用于拓展产品线,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并补充团队核心成员。
 
  帕西尼感知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突破机器人多维触觉的底层核心技术,开发如同人类皮肤性能的超灵敏触觉传感器,研发搭载全场景触觉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是帕西尼感知发展的基础。公司创始人&CEO许晋诚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从日本机器人学界权威菅野重树教授,菅野重树教授麾下的Sugano Lab曾诞生世界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许晋诚曾在该实验室学习、工作。公司核心团队均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清华大学、北航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拥有丰富的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研发经验,在行业内具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并且多名成员曾拥有创业获得并购经历,同时与日本发那科(FANUC)、爱普生(EPSON)等机器人头部企业落地多个项目。
 
  帕西尼感知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多维度大阵列触觉传感器,它能够实现多点触碰,模拟人体精细的触感,大幅提升机器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交互能力。目前,帕西尼感知已在多维度触觉传感器基础上,衍生出多条产品线。包括PXR机器人力矩关节模组、PX-6AX传感器、PX-3A消费级传感器、DexH5触觉灵巧手、Tora人形机器人等,这些产品构建起帕西尼感知完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体系。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帕西尼感知的触觉传感器也处于领先水平:其自主研发的PX触觉传感模块灵敏度为同类产品的10倍,采样速度最快可达1500Hz,触摸寿命超过20万次,可大面积部署并实时反馈触觉信息。
 
  02 结语
 
  触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官知觉,几乎承担了全部的人体与物理世界交互的通道,在人类日常基础劳动的所有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皮肤”,触觉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与工业、医疗康复、消费服务等领域,赋予机器人如同人体般灵敏的触觉感知能力,更好的完成人机协同,发展前景广阔。相比视觉、听觉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主要为单一维度的简单产品,多维度大阵列触觉传感器多依赖国外且价格高昂,难以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大规模落地复制。因此,拥有自主研发多维度触觉传感器至关重要。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触觉传感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开始向多维度大阵列产品迭代升级,应用场景也拓展至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预计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多维度触觉传感器有望推动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而人形机器人,作为技术门槛最高但应用场景最广泛的机器人,面对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连年攀升,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可观。帕西尼感知以多维度触觉传感器为基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力和操作灵活性,有望在精细操作、家政服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本轮融资显示了帕西尼感知目前的产品已获得资本和市场认可,有利于其乘势成长,进一步发展多维触觉传感器业务,加速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过程,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向行业领军企业的目标迈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身高178cm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即将奔赴工厂和门店“打工”

    在未来,小鹏这款极具科技感的人形机器人将会在小鹏汽车的工厂和门店中“走马上任”,承担起一定的工作任务。
    小鹏机器人仿生机器人IRON人形机器人
    2025-04-24 10:37:26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人形机器人半马的启示:技术突破等正迎来加速化发展

    周末刚结束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想必很多人都知晓,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20支参赛队伍在比赛场上激烈角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启示——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应用拓展等正在迎来加速化发展。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具身智能
    2025-04-21 18:08:36
  • 天工Ultra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小米大股东身份揭晓

    天工Ultra机器人身高180cm,体重52kg,其实测平均时速可达10km/h,最高奔跑速度更是提升至全球领先的12km/h。
    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机器人
    2025-04-21 13:09:16
  • 人形机器人半马前三出炉: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

    “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获得亚军,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获得季军。
    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
    2025-04-21 11:55: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