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重庆川仪股份自动化有限公司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起草, 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国家标准计划《边缘智能仪表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
在国内外自动化领域,特别是在流程领域基于现场总线的仪器仪表逐渐开始普及。相比传统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仪表具有更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在通信、诊断、管理等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现场总线技术为FF(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PA、HART 等,用于流程的这几种现场总线的通信速率较低,主要完成周期性测量控制功能和有限管理功能。用于流程领域的仪器仪表的集成技术主要有 EDD、EDDL、FDT、FDI 等,其中基于 EDD 和EDDL 的仪器仪表设备集成方案使用比较广泛,该方案的缺点是不能实现语义交互,完全依靠配置文件,对数据和设备模型表示没有相应的语义信息,集成方案较为复杂。
随着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将产生无人工厂、个性化生产、柔性制造等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同时也要求更高的生产过程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将对设备、生产运行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仪器仪表,作为执行工业现场测量任务的测控设备,需要在通信集成、不同应用环境适应性、智能化功能等方面取得进展以适应新的制造模式和发展趋势。
本标准聚焦边缘智能仪表通用体系架构及功能要求,提出由广义互联、功能重构、边缘智能等特征的边缘仪表的应用体系架构及设备体系架构,并针对边缘智能仪表的集成交互、自诊断、可重构、远程运维、处理决策、端边云协同等提出相应的要求,可以指导仪表制造商、集成商等对边缘智能仪表的研发、生产及应用,推动传统仪表向智能化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础性作用。
本标准规定了边缘智能仪表应用体系架构、设备体系架构以及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商、集成商等对边缘智能仪表的研发、生产及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