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河北唐山顺利召开

《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河北唐山顺利召开

2023-10-13 08:44:03来源: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中陶协信息科技部 关键词:陶瓷成型施釉工阅读量:22865

导读:《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既有紧迫性,也具有长远性。必须确保职业标准能够充分反映当前陶瓷行业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确保从业者具备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为推动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新形势下陶瓷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就业需求,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3年9月15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轻工联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评价处张天芬处长主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分类与标准处二级调研员张灵芝处长,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秀春,河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唐山市陶瓷协会秘书长陈建国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樊瑞新、华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沈毅、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靖、景德镇陶瓷大学科研处处长常启兵、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生导师包启富教授、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饶媛媛、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艺术系教授赖双安、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伍武等专家参与初审工作。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唐山博玉骨质瓷有限公司、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博玉骨质瓷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吴越申常务副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陶瓷的成型和施釉工艺是陶瓷制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既有紧迫性,也具有长远性。必须确保职业标准能够充分反映当前陶瓷行业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确保从业者具备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整个行业的声誉和竞争力,为陶瓷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他要求修订专家组深刻领会、充分吸收初审专家的意见,集合行业各相关方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新标准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广泛的接受度,推动相关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标准化发展。
 
  张灵芝处长对标准编写组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对标准的初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她指出标准修订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依据、五个原则”开展,强调标准编写组、评审组要遵循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标准进行初审与修改,并按照最新2023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过程》对标准相关进行调整。
 
  会上,全体专家一致同意推举樊瑞新为初审会标准评审组组长,负责主持本次审定工作,编制组代表按照标准编写框架就标准初稿文本编写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工作汇报,并从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等方面对标准进行了详细讲解。
 
  与会专家们逐条审定两项国家职业标准文本,提出了评审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标准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中对于标准编制原则的要求;标准初稿文本思路清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的划分合理;标准各部分的内容全面,体例格式以及专业术语的使用规范、准确。同时建议《标准》优化工种设置,工作内容要做到细化分类、逐步涵盖、补充调整。
 
  近几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0-2022年)》,紧紧围绕陶瓷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协会成功地完成了《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烧成工》、《陶瓷工艺师》等职业标准的国标修订,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成型施釉工》两个国家职业标准也已通过初审。这些国家职业标准的制修定有助于提高陶瓷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力,为陶瓷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