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服务器市场需求大爆发 “新星”产业集群形成按下“快进键”

服务器市场需求大爆发 “新星”产业集群形成按下“快进键”

2024-01-03 16:28:47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服务器通用服务器阅读量:45766

导读:随着AI大模型加速迭代,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服务器(尤其是AI服务器)市场维持供不应求状态。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智能计算中心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占全部算力的比重为22%;从服务器结构来看,2022年,我国通用服务器占服务器总量比重为93.2%,而AI服务器仅占服务器总量的6.8%。
 
  诚然,随着AI大模型加速迭代,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服务器(尤其是AI服务器)市场维持供不应求状态。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2027年将达到1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8%。
 
  根据IDC等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服务器复合增长率为23%。中国服务器市场增速更加迅猛,预计拥有41%的增长,在2024年将达到全球服务器总额的33%,增长速率和市场份额都将位居全球市场前列。
 
  服务器及有关产品是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等新型生产力的主要实现载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服务器产业链长,科技水平高,带动作用大,市场空间大,也成了全国多地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既有计算机产业链优势亟需培育的产品之一。
 
  服务器产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服务器产业也是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18个“新星”产业集群之一。
 
  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日前该市印发《重庆市服务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简称《计划》),提出到2027年,计划建成服务器产业集群“1+3”产业体系,汇聚国内外服务器领域头部企业3家以上、累计开发投放服务器产品50款以上,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为现代化新重庆和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注入新的产业助力。
 
  该计划明确了重点任务,主要是实施产业体系构建、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链贯通、应用拓展、制造业能力提升等五项行动,以此带动服务器产业发展。其中,在“1+3”产业体系构建方面,重庆将从服务器、通信设备、先进材料、相关软件四个方面发力。
 
  服务器。瞄准算力需求,大力发展通用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AI(人工智能)服务器等产品。鼓励笔电搭载AI技术,向边缘计算终端发展。面向专业场景,探索开发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等领域的专用服务器产品。紧盯全球前沿,加强面向新型计算模式、数据密集场景、高密融合场景等条件下的技术架构研发,重点提升高通量服务器、国产工艺通用服务器性能。以服务器整机为牵引,发展BMC(基板管理控制器)管理器模块、高速互联总线、高频率高功率电源和国产工艺主板、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SoC(系统级芯片)、功率半导体、高精度授时功能部件、高精度时钟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等部件。
 
  通信设备。瞄准算力对通信能力需求,延伸发展交换机、路由器、光通信器件等产品。适应大规模集群运算对海量数据传输需求,制造数据吞吐速率高、端口时延低、全光互联、低能耗的交换机产品,发展交换芯片、物理层芯片、网卡、存储以及外围硬件等设备,积极布局基于光电共封装技术的下一代交换机研发。积极引育面向SDN(软件定义硬件)开放构架,具备超大容量、高可靠性、低延时、低抖动等特性的路由器产品,加强SRv6(Segment Routing IPv6,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FlexE(Flex Ethernet,灵活以太网)、Flex-Algo(Flexible Algorithm,灵活算法)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布局NP芯片研发和制造业务。发展400G/800G高速率光模块,向光器件、光芯片、印制电路板、结构件等部件,光纤适配器、陶瓷套管、放大器芯片、PLC芯片、波分复用芯片、光衰减芯片等组件延链补链。
 
  先进材料。面向高速运算与数据交换需求,依托市在铜材料、合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产业基础,积极开发高密度互联印制电路板所需超低损耗覆铜板和新一代覆铜板所需铜箔、玻纤布和特种树脂材料。面向高带宽存储需求,发展氧化铪(HfO2)、氧化镧(La2O3)、钴及相应前驱体材料。面向超高频率、低损耗电源需求,开发发展适配的碳化硅、氮化镓等材料。面向低能耗需求,发展液冷、导热硅脂、导热相变化等材料。
 
  相关软件。开展面向先进计算架构的主板原代码设计、人工智能模型、隐私保护、虚拟化和容器化等软件产品开发,探索用于服务器研发与性能提升的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开展操作系统关键技术、操作系统适配验证、基础软硬件兼容适配验证、云边协同等方面技术攻关,提高软硬件协同发展水平。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