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
机器人作为集各领域前沿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已成为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背景下,乘着AI东风,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
作为我国的首都和科创中心,北京早已将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并积极采取举措加速布局。
近期,北京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系列动作引人瞩目:百亿级产业基金落地、创新平台成立、高端人才集聚、重点项目起步…….一系列积极举措预示着,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持续升温,并有望成为“领头羊”。
北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早在2021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将其列入优先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去年6月,北京发布《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首次从整机、零部件、应用场景等方面,对人形机器人进行全面论述,行业迎来“从0-1”的重要机遇;同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在11月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初步显现“策源地”的领先地位。北京已成为全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一批龙头企业也凸显头角。
布局人形机器人,北京有何优势?
北京还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均设置了机器人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础雄厚,而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培养的大量高端人才,也为北京布局人形机器人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核心部件、零配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并且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以及众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也较为完备
近日,目标规模达100亿元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注册落地,将重点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产业链创新应用等领域。新成立的百亿级产业基金,将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支持,给予机器人产业强力推动。
结语
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上还比较粗放,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
为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制高点,北京正积极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汇聚高端要素资源,谋划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一方面,北京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孵化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依托产业园区平台,聚机器人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另一方面,北京整合科研平台、高端人才和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形成技术、人才、资金协同的高端要素集聚效应;同时,北京还鼓励产学研用开放式合作,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一体化开放创新生态。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氛围激励下,北京孵化了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的成果。
在科学谋划、重点突破下,北京正智造高地,朝着“机器人第一城”加速进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