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投资1.57亿!A股又一石英坩埚企业加码扩产!

投资1.57亿!A股又一石英坩埚企业加码扩产!

2024-02-28 09:48:30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关键词:石英坩埚光伏太阳能阅读量:24543

导读:新项目正式投产后,石英坩埚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线所生产产品合格率预计将提升5%左右,所需人员配置将优化40%,可有效降低项目整体运作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
  近日,A股光伏企业天宜上佳688033)发布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并增加新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
 
  下调募资额1.57亿投向新项目
 
  公告显示,此次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石英坩埚生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原项目高性能碳陶制动盘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由 15.39亿元调整为13.82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由 13.19亿元调整为11.62亿元,本次涉及调整后剩余的募集资金1.57亿元将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
 
  据了解,新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天宜上佳控股子公司江油天启熠阳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创元路天宜上佳江油绿能新材料产业园厂区,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计划于2024年6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公告指出,新项目正式投产后,石英坩埚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线所生产产品合格率预计将提升5%左右,所需人员配置将优化40%,可有效降低项目整体运作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
 
  天宜上佳表示,本次通过新购置定制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石英坩埚各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产线自动化改造升级,有效提高公司产品良率、性能和可靠性,优化工艺流程结构、节约成本,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项目建成后,可显著提高石英坩埚生产效率,同时实现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光伏新能源业务占比近6成
 
  根据资料显示,天宜上佳成立于2009年11月,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产品方面,该公司近年来围绕绿能新材料产品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战略定位,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碳碳/碳陶生产基地,产品服务于轨道交通、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等领域。
 
  截至目前,天宜上佳及子公司共获授权专利331项(含发明专利66项、PCT专利16项 )在北京、天津、绵阳、徐州产业布局4大生产基地,现有9家独立运营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在光伏新能源方面,该公司光伏业务包含碳碳热场业务及石英坩埚业务,基于在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三板斧战略,即“石英坩埚和碳碳热场业务协同、产品性能全面提升以及碳碳热场业务成本优势”,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根据天宜上佳2022年年报显示,在其营业收入构成中,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占比59.3%,轨道交通业务板块占比约22.9%,国防装备业务板块占比15.9%。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24.5%
 
  在业绩方面,根据其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天宜上佳实现营业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12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545.76万元,同比下降18.8%;实现利润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35.89%。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到87.13亿元,较当年年初增长27.1%。
 
  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天宜上佳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光伏辅材业务板块,碳碳制品及石英坩埚产能逐步释放,单晶拉制辅材协同性进一步显现,带动集团营业总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不过,受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产品单价下滑、各业务板块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天宜上佳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
 
  据券商机构分析认为,天宜上佳正经历从高铁闸片单一业务向碳基平台业务的战略转型,在新能源和轨交领域的布局已见成效,碳碳热场和石英坩埚的协同销售为公司盈利作出积极贡献。同时,碳陶制动盘等新业务的开拓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在石英坩埚领域,该公司自正式进入市场以来,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和提升效率及扩充产能,目前已与高景太阳能、弘元新材料等多家下游单晶硅生产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热场坩埚的协同销售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