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产新能源淘汰赛正式打响 资本大逃杀下哪些车企即将倒下

国产新能源淘汰赛正式打响 资本大逃杀下哪些车企即将倒下

2024-03-20 09:11:38来源:TechWeb.com.cn 关键词:新能源车阅读量:23631

导读:提及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到今年,无论是传统车企、电动车龙头企业(特斯拉),还是跨界的巨头(苹果)的表现,究其原因,除了大国之间博弈的宏观因素外,还是因为新能源赛道竞争空前激烈。
  进入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率先掀起的价格战预示着今年的车市竞争将异常惨烈,进入淘汰赛已成定局。那么今年对于市场和用户来说,如何选择更要擦亮眼。
 
  新能源车竞争空间激烈,进入淘汰赛不可避免
 
  提及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到今年,包括通用、福特、大众、奥迪、宝马等一众欧美车企纷纷宣布延缓电动车推广和发展计划,加之全球汽车产业和市场老大丰田一直在炮轰电动车、特斯拉股价的暴跌、苹果10年前启动的造车计划的始乱终弃等,无论是传统车企、电动车龙头企业(特斯拉),还是跨界的巨头(苹果)的表现,究其原因,除了大国之间博弈的宏观因素外,还是因为新能源赛道竞争空前激烈。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拥挤程度是全球之最。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18年,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经超过了487家;但到了2023年,有数据显示,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粗略计算,在短短五年时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进入到今年,硕果仅存的车企中仍有知名品牌纷纷掉队。
 
  据统计,2024年1月,中国乘用车国内市场实现零售203.5万辆,环比下降13.9%;新能源汽车降幅更大,1月卖出66.8万辆,环比下降近四成,一些知名大品牌,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环比下滑甚至超过40%。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销量跳水,竟然发生在农历新年前首购群体购车的黄金期。
 
  进入2月,国内车市的颓势仍未有减退的迹象,国内汽车整体的产销量陷入同环比大幅下滑。具体来看,整体汽车产量为124.1万辆,同比降低26.7%,环比降低39%;汽车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减少21.6%,环比降低45.8%。大势之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未能幸免产销量的增速下滑,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2.6万辆,同比减少17.7%,环比降低42.3%;销量为38.8万辆,同比减少11.6%,环比减少42.1%。
 
  上述种种事实证明,新能源车,尤其是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在市场低迷、竞争加剧的同时,正在进入淘汰赛。
  上图来自知名财经自媒体陆玖商业评论。汇总了头部车企最新的财报数据。从图中我们一目了然:国产新能源进入淘汰赛,目前已经上岸的种子选手凤毛菱角。
 
  如果说房地产企业有三道红线,踩到任何一条红线都是在暴雷的边缘疯狂的试探。那横亘在新能源车企面前也有三道红线:现金储备;净利润;负债率。
 
  以国产新能源三巨头蔚小理为例,通过三家车企的财报可知。三家中仅有理想实现了盈利,且负债率稳定在100%以内。可以说国产新能源三巨头之二的蔚来、小鹏,仍然离真正上岸有较远的距离。
 
  “三选,三不选”,用户购车擦亮眼
 
  综上,纵观当下主力的新能源车企,谁能走得更远、更稳,相信业内自有答案。那么对于市场和用户来说,选车的时候就务必要擦亮眼睛。据此,陆玖商业评论给出了新能源“三选,三不选”原则。即:选母品牌,不选子品牌;选低负债,不选高负债;选自造血能力强的,不选资本输血打价格战。
 
  一、现金流是车企健康度第一指标
 
  上图中,我们将各家车企公布最新财报数据中重点的指标进行了列举。分别是现金储备、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负债率。对于当下造车企业而言,衡量健康度的第一重要指标是现金储备。
 
  之前,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个200亿就不要来造车”,可见,资金对于造车企业的重要性。
 
  但“手心向上要来的钱”,自然是不好拿的,这至少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最高管理权可能会因此发生转移;另一个是,于远期来看,过度依赖融资可能会让各级市场对企业商业变现的能力,以及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相较于此,拥有较强自造血能力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安全系数显然更大。
 
  根据财报新进入场的小米堪称科技富二代,现金储备领衔国产新能源。紧随其后的是理想和比亚迪,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比亚迪、理想、小米是为数不多实现集团盈利的新能源品牌。其他品牌仍然难以逾越赔钱造车的红线。
 
  参看此前倒闭的数百家新能源车企,可以看出,如果说“不差钱”是入局者最初的底气,那么一旦真正踏入行业,走到市场是否买单这个阶段时,或许就能深刻地理解李斌那句“没个200亿就不要造车”的意义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单纯依赖外部输血更是不可靠的。这轮淘汰赛,消费者购车前应重点考察车企的资金实力,只有财务水平更健康、更安全的车企,才能降低后顾之忧的概率,毕竟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配套及售后才是关键。
 
  二、资产负债率是车企健康度的“晴雨表”
 
  资产负债率不仅与技术投入、战略投资、市场拓业有关,还与资本环境的包容程度高度相关。坦白讲,国内外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整体不算低,比如大众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再来看比亚迪,其资产负债率目前也超过了77.37%,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公司财务状况不健康。
 
  近几年来,比亚迪在车载、电池等领域不断发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虽然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但从净利润同比增长129.5%的数据来看(2023年三季报数据),其经营能力十分稳健,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资产价值处于整体良好的状态。
 
  但作为对比,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在去年底宣布暂缓IPO计划的极氪。
 
  为了缓解“亲儿子”极氪的资金压力,吉利曾通过贷款方式为其“输血”,而这个动作推高了后者的资产负债率。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22%、130.67%以及121.05%,2022年后一直超100%。
 
  这种畸高的资产负债率,直接反映出极氪的债务负担已相当之重,这不仅这会给企业的现金流造成极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也会干预到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信心,一旦资本市场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担忧,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再融资。
 
  三、首重选品牌,次要选产品。
 
  就是过去五年来,内卷加速“品牌淘汰”,大批造车企业消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8年-2023年五年间,销声匿迹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就超过400家,新能源这场大逃杀的淘汰了高达90%。而细细分析,这400多家品牌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共性:小品牌、高负债、靠资本输血、资金实力差。
 
  除了目前停工停产积极谋求生路的高合之外,诸如拜腾、赛麟、威马等一众昔日明星车企的消亡,荒废的园区和半成品的厂房,百亿千亿投资打了水漂,都在诉说着这场战役的风险。
 
  剩下的40几家也不是进入“保险箱”,而是进入新的淘汰赛。只有综合实力强大的头部品牌,才具备更强的扛风险能力。
 
  在倒闭渐成“新型消费陷阱”的语境下,对于消费者而言,2024年想要购车,“品牌安全”或是首要考量因素,作为市场洞察、技术创新、研产销体系、经营效率等能力支撑起来的具象体现,品牌价值绝对是车企抢夺市场的利器。
 
  四、能选母品牌,不选子品牌
 
  这里对品牌价值做了一个延申。尽管品牌价值十分重要,但陆玖商业评论在与各方交流后发现,业内人士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买车尽量买母品牌,事实证明,子品牌被最终沦为弃子,或是被重整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宝沃。当年,入职仅3个月的杨嵩喊出“宝沃不是自主品牌,更不是合资品牌,宝沃是一个由福田控股的德国汽车品牌”时何等荣光,而到破产清算,福田对宝沃的态度从棋子到弃子,也不过就4年多的时间。
 
  还有蔚来定位中端市场的子品牌阿尔卑斯。之前,蔚来曾预测阿尔卑斯能够实现月交付超5万辆,承担蔚来一直无法实现的销量规模化重任,2024年开启交付。但2023年底,蔚来却宣布阿尔卑斯将不再是独立项目,人员将分配到各个部门,或是优化。
 
  长城也是如此。长城曾有一个子品牌沙龙,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尽管2024年长城宣布重启这一品牌项目,但按照目前的说法,是将其整合到魏牌里面,后面的市场情况还有待验证。
 
  陆玖商业评论还想到一个跨界造车的代表恒大。在宣布造车时,许家印决心要在未来3年投资450亿投入到新能源汽车板块。除了恒驰系列,恒大当时还对FF、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等公司的投资就已接近300亿元。
 
  恒大以买买买、投投投的姿态,进军新能源造车,拿到了入场券。但造车不是在营销上展示花拳绣腿,而是要在能源变革、自动驾驶、智慧车联等方面下足功夫,或许恒大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躺在”那张400企业消亡图里了。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2月乘用车零售预计达到12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48%

    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乘用车市场在节后迅速恢复,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强劲,成为推动整体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乘用车新能源车
    2025-02-25 11:28:19
  • 奇瑞上市,时机已到?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节点极为重要。目前,从外部环境来看,奇瑞汽车上市的举措符合当下的政策风向。
    奇瑞新能源车
    2025-02-20 15:36:18
  • 2024年中国汽车出海地域及销量盘点

    受反补贴调查引发的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2024年中国乘用车在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增长态势较为平缓,仅微增2%,总量达到94.4万辆。
    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
    2025-02-20 15:10:39
  • 车市2025年,“卷”还是常态?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在内部信中大胆预测,今年的价格战1月即会打响。从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上来看,何小鹏的预言无疑成为了现实。
    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
    2025-01-22 10:11:05
  • 广汽、华为合作新进展:已联合办公,首款产品瞄准30万级

    广汽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以该新品牌为载体,与华为在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
    2025-01-13 10:40:47
  • 能加油才不焦虑 中国超4成的新能源车都带油箱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11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销量达到了143.8万辆,实现了同比49.6%和环比4.9%的增长。
    新能源车油箱
    2024-12-10 09:54: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