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印发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归口,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出的《X射线应力测定仪辐射防护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经多次调研、内部讨论、召开专家技术审查会等工作,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2024年4月20日前。
残余应力是一种在没有外载荷作用下的自平衡应力,分布在材料或构件的内部,对其以后的再加工和使用性能等方面产生影响。随着 X 射线应力测定技术的发展,实用化的 X 射线应力
分析仪已成为残余应力测量重要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中。
X 射线应力测定仪类型繁多,可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也可分为闭束型和敞束型。X 射线应力测定仪的工作参数多为 30~50 kV 和0~10 mA,部分设备可达 60 kV 和 80 mA。X 射线应力测定仪朝着便携、能够实现多场景使用的方向发展。携带方便、便于户外使用的便携式 X 射线应力测定仪应用得到极大的推广,机器人手臂也被应用到 X 射线应力测定仪,实现了大尺寸、大体积、重量过大装置残余应力的测量。
X 射线应力测定仪在工作过程中可产生 X 射线等放射性危害因素,同时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危害因素。X 射线是 X 射线应力测定仪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对于封闭式的工作场所,臭氧和氮氧化物也是 X 射线应力测定仪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因子之一。而目前,对于 X 射线应力测定仪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检测与评价缺少相应的标准。因此急需一个针对 X 射线应力测定仪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来规范 X 射线应力测定仪的应用与检测评价,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X 射线应力测定仪辐射防护技术指南的制定,为保障人员健康和预防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辐射防护与安全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规范、标准方法及依据。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