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兴通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电力电子等技术领域拥有30年以上的积累,目前,已开展通信储能业务,同时凭借积累的功率变换和电芯技术能力,布局电力储能业务。
随着5G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5G网络站点及机房设备功耗大幅上升,站点数量数倍的增加,数据中心更是能耗大户,全网的能耗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低、体积大、重量重、循环寿命短、充放电效率低,以及粗放的管理和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
此外,站点、机房、数据中心对储能的能量密度、能效和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以其性能优势逐步替换铅酸电池,通信储能锂电化是大势所趋,5G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这个进程。
当前行业提供的锂电池,由简单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封装,虽然具备了锂电池的特性,但功能趋于简单,扩容升级成本高,应用场景有限。
为了适应5G网络新业务要求,迎合能源结构转型,中兴通讯基于对未来网络演进的深入理解,融合电池技术、网络通信、电力电子、智能测控、热设计、Al及大数据、云管理等多项技术,全面推行智能锂电,并创新提出“通信储能双网融合新架构&智能化L1-L5分级新定义”,推动通信储能的智能化发展。
在通信储能,中兴通讯开发了全系列锂电池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叠加智能锂电池的优异性能和功能,使得公司在通信储能领域成为TOP供应商。公司与客户联合创新,商用氢燃料电池、光伏和储能混合能源方案,帮助客户降低碳排放,提升偏远地区网络覆盖。2023年,公司通信储能产品发货量保持快速增长。
在电力储能,公司已整体规划全系列组串分布式
光伏逆变器等核心产品,可应用到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等全场景,2024年预计将陆续推出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