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智慧农业新篇章: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前的必备攻略

2024-05-14 16:33:29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阅读量:40756

分享:
导读:农作物长势多光谱遥感监测对于各级政府及生产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及时而精确的获取与分析一直是困扰农业领域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渐被引入农作物生长监测领域,尤其是近些年,随着遥感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利用多光谱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作物面积估算、长势监测等已经成为国家、各级地方政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
 
  诚然,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的标准规范还未有,不同地区的监测结果难以进行比较分析,在智慧农业生产中无法给出定量遥感评价结果,迫切需要制定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
 
  日前,河南省农学会提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总结本单位和全省其他单位作物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的技术及经验,提出并制定《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物长势监测的效率,提高不同部门作物长势监测服务能力。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规定了农作物无人机多光谱遥感长势监测的设备组成、监测注意事项、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预处理、植被指数计算、地面调查、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等内容,适用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工作。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离不开监测设备。农作物长势无人机遥感监测设备应包括多旋翼无人机、传感器固定支架、多光谱传感器、遥控器。例如多旋翼无人机,应不少于4个旋翼轴,且能够实现悬停飞行;传感器应包括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光等波段以及支架应采用碳纤维结构制造,用于固定多光谱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
 
  那么,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监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起降场地选择
 
  (一)起降场地应相对平坦、视野良好,距离军用、民用机场;
 
  (二)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半径200m范围内不能有高压线、高大建筑物,重要设施;
 
  (三)附近应无正在使用的雷达站、微波中继、无限通信等干扰源,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应测试;
 
  (四)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如对系统设备有干扰,须改变起降场地。
 
  二、航线设计
 
  三、空域协调
 
  监测作业前需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申请空域,批复后方可进场作业。
 
  四、飞行前准备
 
  (一)无人机平台组装
 
  组装多旋翼无人机和多光谱传感器,组装时需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密,供电接线是否正确连接,电量是否充足。
 
  (二)辐射定标版铺设
 
  应在无人机起飞前将黑白灰三色辐射定标板铺于数据获取区域,对多光谱传感器进行自动曝光,进行光线校准。
 
  (三)地面控制点布设
 
  五、安全保障措施
 
  (一)无人机平台在开展飞行作业前和作业后均需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才能组织飞行作业;
 
  (二)无人机飞行作业应满足 CH/Z3001—2010 规定;
 
  (三)作业员人身安全应符合 CH/1016 的规定。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是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时了解农作物长势进行田间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为智慧农业生产农作物长势监测、变量施肥、产量预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物长势监测的效率,提高不同部门作物长势监测服务能力。制定该标准有利于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无人机政务应用 视频图像服务 成本度量规范》6月1日实施 2024-05-28 15:39:07
近日,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批准发布《无人机政务应用 视频图像服务 成本度量规范》团体标准,2024年6月1日实施。
AI技术火到智慧农业圈了!成为助力农业自动化利 2024-05-21 16:40:15
AI热潮下,如何利用AI技术助力农业自动化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智能制造网梳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发现,AI技术已在各地区智慧农业发展中实现成熟化应用。
《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出炉,关于智慧农业, 2024-05-21 08:22:34
近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