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龙亿装备的消息显示,上市公司璞泰来(603659.SH)旗下四川紫宸的28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套生产线,已顺利投产,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为115亿元。
具体看来,2020年11月,璞泰来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民政府签订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2023年5月,璞泰来再追加35亿,在邛崃建设年产8万吨的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以及产业研究院项目。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今年4月,璞泰来在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中提及,将继续推进四川年产28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其中一期10万吨产能,预计于2024年逐步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产能将稳步推进,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施工建设;三期年产8万吨产能预计于2025年逐步建成投产。
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工建设面积最大的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等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服务。
在负极材料领域,璞泰来已形成年产15万吨负极材料的有效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出货量多年保持全国前三,在人造石墨领域与上海杉杉形成双寡头格局,盈利能力排名前列。
随着四川紫宸项目的投产,璞泰来负极材料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硅碳负极领域,璞泰来已经具备了量产能力,其产品也获得了下游头部企业的认可,并已实现小批量出货。璞泰来计划在芜湖启动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单体)的项目建设,预计该项目将在2025年开始逐步分期投产。
在固态电池领域,璞泰来联手固态电池企业共同布局。近期与北京恩力动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璞泰来将在现有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方面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双方的战略合作提供最直接、最充分的先进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及研发力量支持。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在国内外的落地,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
作为负极与设备龙头企业,璞泰来目前也在积极谋划出海,以配合大客户需求。
据悉,璞泰来在瑞典启动了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该项目预计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负极材料产能建设项目,到2025年将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将进一步提升至10万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