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总投资70亿!又一央企签订新能源大单

总投资70亿!又一央企签订新能源大单

2024-07-29 11:14:49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关键词:光伏发电风电阅读量:21503

导读:长源电力表示,本次合作协议有利于公司在松滋市域内加快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进一步增加公司新能源装机比重,优化电源结构。
  近日,A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源电力(000966)发布了关于与松滋市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合作协议的公告。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松滋市域内合作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不少于150万千瓦(其中风电不少于65万千瓦),总投资约70亿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经营期长达25年,从并网之日开始计算。期满后,在同等条件下长源电力将拥有优先经营权。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长源电力或其指定单位将积极改善电网接入条件,并努力争取更多新能源建设指标,目标是从2025年起,每年至少开工建设2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但需注意,若公司无法达成协议中约定的新能源项目及松滋抽蓄项目的全容量投产,松滋市政府有权对剩余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长源电力表示,本次合作协议有利于公司在松滋市域内加快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进一步增加公司新能源装机比重,优化电源结构。
 
  国家能源集团持股比例达67.5%
 
  资料显示,长源电力成立于1995年4月,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涵盖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及售电等多个领域。
 
  在股权结构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有长源电力67.50%的股份,而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则是国务院国资委。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中国神华、国电电力、龙源电力、龙源技术及长源电力等。
 
  在业绩方面,根据长源电力2023年的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4.57亿元,较上一年下降1.4%;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达到3.4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84.07%。
 
  2024年一季度,长源电力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达到42.24亿元,同比增长7.66%;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5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44亿元,分别增长12.95%和11.30%。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大增200%
 
  近年来,长源电力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该公司固定资产显著增长,从2020年末的150.88亿元跃升至2023年末的251.51亿元。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其综合毛利率稳步上升,分别达到1.33%、4.84%和8.65%。
 
  至2023年12月末,长源电力的可控总装机容量达1049.47万千瓦,其中火电、光伏、水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分别达到831万千瓦、131.36万千瓦、58.55万千瓦、26.4万千瓦和2.16万千瓦。
 
  同时,该公司的新能源发电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达到18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3%;特别是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率约为200%。
 
  拟募资30亿元加码新能源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3日,长源电力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主要用于汉川市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的二期、三期等多个新能源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拟认购的金额在9亿元至15亿元之间。
 
  公告指出,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汉川市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的二期等十个光伏项目,有助于增加该公司的光伏装机容量,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业绩稳定性,并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不久前,长源电力在近期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2023年底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157万千瓦,呈现出“储备、开发、建设”的滚动发展态势,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预计“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装机将超过400万千瓦。面向“十五五”及以后,公司将继续加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投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预计在“十五五”期末,清洁能源占比将超过40%,进一步优化公司电源结构。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