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云南粮食生产不断提升持续突破

云南粮食生产不断提升持续突破

2024-10-08 16:38:29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关键词:粮食生产阅读量:22615

导读: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21年突破1700万吨、1800万吨和1900万吨。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云南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生产实现了从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质的飞跃。
 
  1957年云南省粮食产量634.5万吨,比1949年的374万吨增长69.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5万吨。199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6.5万吨,之后,云南粮食总产量每两年突破一个百万吨关口,2000年达到1467.8万吨。200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1500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21年突破1700万吨、1800万吨和1900万吨。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974万吨,是1949年的5.3倍,年均增长2.3%。
 
  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业政策持续优化、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粮食单产水平逐步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云南粮食单产达到每亩201.35千克,2011年达到每亩257.88千克,2020年达到每亩303.28千克。2023年提高至每亩310.14千克,是1949年粮食单产的3倍。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云南积极调整粮食生产格局,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区域,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云南省共有36个县纳入产粮大县粮食产量监测。2023年,云南省36个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的5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55%,综合单产每亩325.49千克,比全省平均单产高4.9%。总体上看,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能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产区的稳定作用日益显现。
 
  种植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云南省积极贯彻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冬早玉米、冬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2008年以来,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2023年达到6364.83万亩,比1978年增长15.4%。从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情况看,2023年稻谷、玉米、小麦播种面积4326.48万亩,薯类播种面积920.03万亩,分别比1978年增长5.7%和154.4%。
 
  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油料和一些比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油料产量68.45万吨,是1978年的12.4倍;茶叶产量55.68万吨,是1978年的31.3倍;水果产量1380.88万吨,是1978年的118.8倍;糖料产量1586.89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13.9%;烟叶产量87.08万吨,低产低质烟田逐年调减,高端烟叶开发成果显著;鲜切花产量达到189.73亿枝,花卉定价权进一步巩固,云茶、云糖、云烟、云果、云花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