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消息,太蓝新能源昨日与长安汽车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行业内首推锂电池 “减材制造” 理念,展示了双方在新型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颠覆性创新成果。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显著提升,半固态特性使能量密度有更大突破,能解决消费者续航焦虑,还有望降低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性价比。
太蓝首推锂电池“减材制造”理念,其4-3-2-1技术路线:
在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基础上,第一步,减掉隔膜、部分电解液,用于最先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
第二步,减掉全部电解液,用于低空经济等领域全固态产品;
第三步,减掉负极,用于未来无负极全固态产品,确定了从液态到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产业路径。
太蓝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同等条件下,无隔膜半固态电池安全性能比液态锂电池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测试远超国标要求。
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通过极片复合固态电解质层、ISFD技术等抑制锂枝晶形成和刺穿,实现本征安全,且兼容NCM、LFP、LMFP等多种材料体系,可按需灵活定制电池。
在成本控制方面,无隔膜技术减少对传统隔膜材料依赖和部分电解液,原材料成本降10%以上,提升生产效率。
会上,太蓝与长安汽车进一步明确了无隔膜产品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进行装车验证/测试,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在特殊领域开展示范性应用。
原标题:太蓝发布全新固态锂电池技术:颠覆性砍掉隔膜 安全大幅提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