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壳牌上海技术中心”)携手国网浙江新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浙江新兴科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联合发布会,现场公布了「浸没式电力储能用锂电子电池测试结果」,壳牌浸没式冷却液成为行业内首个通过最新国家标准《GB/T 36276-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浸没测试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升,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支持。然而,锂电池在过热或受到物理损坏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次壳牌上海技术中心与国网浙江新兴科技联合开展的浸没式储能电池测试,由具有CNAS/CMA认证资质的常州华阳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接。测试从电芯和电池包两个层面出发,围绕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和热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浸没于壳牌浸没式冷却液的储能电池顺利通过了新国标要求的短路、过充电、过放电、热失控和热扩散等安全性能测试,并做到全程无明火、无爆炸现象。
壳牌中国及亚太地区润滑技术总经理文海、壳牌中国工业润滑油销售总经理杨搏、国网浙江科创中心刘周斌应邀出席发布会, 对本次储能锂电池安全测试、储能行业安全规范以及能源转型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解答了来自行业媒体的现场提问。
国网浙江科创中心刘周斌表示:“一直以来,国网浙江科创中心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储能安全领域,支持创新团队,投入科研资金推动浸没式储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并积极探索和筛选适用于此类电池系统的高性能绝缘冷却液,我认为本次测试的成功对整个储能行业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为整个储能行业提供了一个解决安全问题的可行方案。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在浸没式储能赛道上深耕的企业与团队,增强了信心。此外,本次测试的成功,无疑也会推动整个行业尽早推出更高安全的标准规范”。
壳牌中国及亚太地区润滑技术总经理文海指出:“壳牌作为一家国际能源巨头,一直致力于向我们的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而壳牌浸没式冷却液,是我们近年来重点发力的方向,特别是配合壳牌浸没式冷却液的电池产品,展现出了极高的安全可靠性。基于此,壳牌与国网浙江新兴科技,于今年7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浸没式冷却电池的开发和测试,真正去解决储能行业有关安全性的痛点,重新定义储能行业的安全标准。”
发布会上壳牌中国工业润滑油销售总经理杨搏透露,目前,双方的合作已有实质性的成果落地——今年成功运行了世界上首个兆瓦级的浸没式储能电站项目;未来,双方还将在浸没式储能示范站的落地、浸没式储能电池标准的制定、以及其他节能减排多个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健康发展。
(本文系壳牌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