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铁建参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内,“成渝号”盾构机顺利始发。在始发筹备阶段,建设团队多次组织研究组装方案,攻克了超大直径盾构分体始发难题,创造了41天完成大盾构组装调试全国新纪录。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资阳市等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蜀安隧道全长10380米,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盾构段全长9824米,是目前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工程兼具“长、大、险、难”四大特点。
蜀安隧道由“蜀安号”“成渝号”两个盾构机分段进行施工,“蜀安号”已于先期进行掘进施工,“成渝号”肩负蜀安隧道4.56公里的盾构施工任务。盾构机在此期间要先后下穿西成高铁北湖特大桥、蜀龙路下穿隧道、致力路隧道、成绵高速跨线桥等多处重要建构筑物,最终到达3号盾构井接收。
“成渝号”盾构机装机开挖直径达14米,总功率达10000千瓦,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搭载地层界面识别、气体环境监测、刀具磨损检测等智慧工装,盾构机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确保后续盾构机在高风险环境下稳定掘进,“成渝号”大盾构采用了盾构推拼同步系统、盾构智能掘进管理、多层次注浆体系等多项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敏感环境下盾构下穿各类风险源潜在风险。
据悉,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压缩成渝两地旅行时间,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