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隧道股份立足“技术引领、资本推动、数字赋能、协同发展”的路径,构建产业链、科创链、数字链、金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发展格局,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从规划咨询到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拥有14个二级子公司,3个国内区域总部和1个海外区域总部,市场区域遍及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深化服务模式改革,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利用上海市场大本营优势,顺应城市更新新要求,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是升级路网管网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提升日常运维集中度,减少中大修;梳理设施历史管理成本等数据,从设施全生命周期视角优化升级设施养护更新成本管理。二是推进基础设施数字资产同步交付。研究明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数字资产交付标准,为杨浦大桥等重点设施提供“数字孪生”,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慧城市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能级,以科创中心运作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针对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方向,隧道股份深化城市更新、数字盾构、智慧运营、新材料、“双碳”等领域的科创中心体系建设。一是城市更新领域新增服务示范。依托城市更新科创中心,利用专家资源和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创新到市场应用的无缝对接。二是科改示范企业激发“双碳”新动力。下属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作为国资委“科改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控能力,增强在能源行业的引领作用。
创新市场拓展策略,以核心优势输出行稳境外市场发展之路。创新市场发展策略,促进境外市场效益提升。一是发挥区域中心管理优势。组建运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总部,助力港澳市场开拓;发挥新加坡近30年经营管理优势,开拓管理东南亚市场,规避开拓一个地区建一个管理队伍的零散模式。二是践行“两新”管控策略。坚持“新地域不做新业务、新业务只进老地域”的策略。在香港成熟区域推进多元相关业务,以“沪港合作”模式在香港铁路观塘线油麻地-旺角区段开展28小时停运维保工作;在中东新区域开展核心业务拓展,统筹协调隧道股份产业链优质资源配置。
隧道股份通过构建“五链融合”架构,强化了内外部资源的协同联通,战略合作伙伴覆盖地方政府、行业头部、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多个区域,长期战略合作企业累计60余家。在“专精特新”领域,立足打造五大科创中心,提升科创含量,年度研发投入强度约4%。以“小而精、大市场”为导向,培育了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1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隧道股份强化“整链输出”服务能力,市外、境外市场业务占比显著增长,上海、市外、境外市场布局达到3:6:1,中原区域总部成立后,区域新增订单年均增幅超过5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