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的医药行业,可以说是普遍承压。国家统计局1月27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中,医药制造业的营收虽然和同比持平,但营业成本整体上升2%,利润总额整体同比下滑1.1%。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止2月5日,已发布业绩预告的生物医药企业有257家,其中包括华大基因、以岭药业、华仁药业等头部在内的121家企业预计业绩亏损,预计额合计超过300亿元。
并且,至少47家企业出现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如以岭药业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母净亏损约6亿元-8亿元,同比下降159.16%—144.37%,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度亏损的一年。分析认为,该公司业绩预亏或因近效期产品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去库存所致。
而在110家盈利增长的上市药企中,熟悉的药企包括华北制药、东阿阿胶、川宁生物、国药现代等。其中,华北制药实现了1.2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2456.08%。而东阿阿胶、川宁生物、国药现代三家则分别预计实现净利润1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30%至39%;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59%至54.16%,为13.6亿元至14.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4亿元到11.84亿元,同比增长52.31%到71.10%。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药企受集采或进医保的影响,虽然保持了盈利,但与23年相比明显出现大幅度下滑。例如,通化东宝预计的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052万元,同比减少96.53%;上海谊众2024年归母净利润800万-1000万元,同比减少93.81%到95.05%。这两款药企都有提及,主要产品在进入集采或进入医保后,对产品价格,以及对经销商进行价格补偿等因素,造成对收入和利润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看,2024年的医药行业阶段性承压明显,不过,展望未来,业内认为行业板块调整已超过4年,估值消化已经相对充分,仍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例如,招商证券报告中提到,医药高增长质量或驱动成长性超预期,2025年,医药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正在经历新旧动能切换,无论是战略升级、产品渠道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医药的投资或许即将进入“向质量要收益”的阶段。
华源证券发布研报称,预计2025年边际改善可期,看好结构性机会。随着反腐常态化,2025年行业有望进一步复苏,叠加药企积极转型,创新和出海前景可期。
浙商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提到, 医药板块整体2024年业绩承压,业绩增速和资金配置接近底部,2025年行业业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增长质量和估值相关度预计进一步提升,而非短期业绩表现,也就是投资者或更加关注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该行认为以上领域战略的积极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股视角。
华福证券分析师也表示,进入2025年后,市场有望开启估值切换,2024年大环境影响下医药板块较多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