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2025-03-14 10:08:27来源: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环境监测无废城市阅读量:25697

导读:2025年2月20日至3月4日,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派出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峄城区、台儿庄区开展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专项督导服务行动。此次督导创新采用“人防 技防“模式,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移动执法终端等设备,对地形复杂、人力难达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扫描,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切实防范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引发的环境风险,2025年2月20日至3月4日,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通知要求,派出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峄城区、台儿庄区开展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专项督导服务行动。
 
  此次行动以"查隐患、抓整改、促长效"为目标,通过实地核查、科技赋能、多方联动等方式,推动固体废物治理向纵深发展,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督导组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荒山野地、省际交界区、废弃矿坑等隐蔽区域,对46个位于省界村庄(社区)实现全覆盖走访。通过“入户访谈+实地勘察”双线并进,累计走访群众400余人次,发放《共建“固废城市”,守护绿水青山》宣传手册400余份。此次督导创新采用"人防+技防"模式,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移动执法终端等设备,对地形复杂、人力难达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扫描,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休止符,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发扬铁军精神,为打造“无废城市”,绘就"鲁南明珠"的生态画卷贡献更大力量。
 
  原标题: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上海城投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全新路径

    FAST工艺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厂既有设施,借鉴“海水制盐”原理,将飞灰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氯化钠和氯化钾等工业盐,实现“近零废弃”。
    无废城市低碳协同
    2025-04-23 14:00:43
  • 政策解读丨《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

    《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共九章,第一章是美丽山东建设的总体目标;第二章至第七章,提出了具有山东特色、远近结合的6项主要任务;第八章和第九章,主要是强化支撑保障,压实美丽山东建设政治责任。
    无废城市固废处置
    2025-04-15 09:13:12
  • 舟山定海多措并举升级东亚江豚智慧监测与保护

    舟山市定海区划定安全警戒线,设置环境保护规定提醒标识,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时引导公众文明观赏江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生态监测
    2025-04-14 11:06:35
  • 修订版《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全文重磅发布

    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近日正式发布,明确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
    环境监测水质检测
    2025-04-11 09:30:34
  • 生态环境应急+DeepSeek!AI助手“上新”后都有哪些功能?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增一位环境应急“助手”——一款基于DeepSeek大模型与生态环境应急指挥平台深度融合的AI助手,适用于污染物质溯源分析、周边信息便捷查询、处置方案智能生成、应急资源快速调度、事件态势自动播报等多种应用场景。
    智慧环保环境监测
    2025-04-09 10:21:37
  •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印发,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将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要求受水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明渠段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信息。
    水质检测环境监测
    2025-04-07 09:36: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