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单位、对虾加工企业及行业同仁:
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对虾加工企业存在违规使用保水剂(磷酸盐)、过度包冰增重、标签信息不实等严重问题,危害消费者健康,损害行业声誉。
作为水产行业协会,我们深感痛心,并呼吁全行业以此为戒,共同坚守食品安全底线,重塑消费者信任。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杜绝非法添加
1.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冷冻虾仁中磷酸盐添加量每千克不得超过5克(以磷酸根计)。
2.禁止过度包冰: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冷冻水产品冰衣限量》(SC/T3054-2020),包冰不超过20%。
二、完善产品标识,保障透明消费
1.真实标注成分:外包装必须明确标注所有添加剂(如磷酸盐)及实际成分。
2.标明净含量:清晰标注解冻后净含量。
三、强化企业自律,构建质量追溯体系
1.建立全流程管控: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确保每批次产品可追溯。
2.主动召回与整改:对已售问题产品,主动召回,承担责任并完善内部管理。
四、积极配合监管,接受社会监督
1.响应专项整治行动:全力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排查,及时整改并公开进展。
2.畅通投诉渠道:设立消费者反馈专线,妥善处理投诉。
五、践行诚信经营,重塑行业形象
1.摒弃短视逐利行为:坚守商业道德,拒绝“以水充货”的欺诈手段。
2.加强行业自律:共享合规经验,推广合规添加、少包冰的健康加工工艺。
六、重视消费者健康,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须以消费者健康为首要考量,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让“良心虾仁”成为行业标配。
我们呼吁所有从业者以“零容忍”态度对待食品安全问题,携手政府、消费者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推动对虾加工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