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消息,据报道,德国波茨坦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利用模拟月球尘埃制造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为解决太空探索中的能源供应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这项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太空任务的物资运输成本,为人类长期月球定居计划铺平道路。
目前太空任务使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可达30%-40%,但其昂贵的制造成本和较大的重量限制了广泛应用。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利用月球表面广泛存在的风化层物质制成特殊玻璃材料"月玻璃",替代传统地球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覆盖物。初步估算显示,这一创新可使航天器发射成本显著降低。
研究过程中,团队首先将模拟月球尘埃熔化制成"月玻璃",再与钙钛矿材料结合制造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因其成本低廉、制备简单和优异的光电性能被选为核心材料。令人振奋的是,测试表明这种新型电池每克材料在太空中的能量产出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100倍。
"月玻璃"在太空环境中的表现尤为出色。相较于普通玻璃在太空辐射下会逐渐变黄导致性能下降,"月玻璃"因其天然棕色结构能有效抵抗辐射损伤,保持长期稳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制造过程极为简便,仅需利用聚焦太阳光产生的高温即可将月球风化层熔制成玻璃,无需复杂提纯工艺。
目前该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10%,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优化"月玻璃"透明度和电池结构,效率有望提升至23%。这一突破不仅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了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也为未来深空探索任务中的能源供应开辟了新途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