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1月20日,阿里云在2016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宣布开放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数据能力,发布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数加”,首批发布20款产品。这一平台承载了阿里云“普惠大数据”的理想,即让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能用上大数据。
在输出自身大数据能力的同时,“数加”还向有数据开发能力的团队开放。这些团队可入驻“数加”,借助数加上的工具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服务。“这就像在淘宝开店一样,只是他们售卖的是专业能力。”阿里云大数据事业部资深总监徐常亮表示,阿里云计划用3年时间吸引1000家合作伙伴入驻,共同分享1万亿的大数据蛋糕。
据IDC出版的数字世界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人类产生、复制和消费的数据量达到4.4ZB。而到2020年,数据量将增长10倍,达到44ZB。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宝贵的财富。但真正享受大数据红利的公司不足千分之一,人类已挖掘的数据财富更是不到百万分之一。
在过去的5年里,大数据计算性能实现了超过20倍的增长,100TB数据排序时间由8274秒缩短到377秒。“束缚大数据的技术瓶颈已经被完全打破,数据将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2016年我们将迎来大数据应用的全面落地。”徐常亮说,通过数加平台,我们希望所有企业都能像阿里巴巴一样更的使用大数据。
此次,“数加”平台首批集中发布了20款产品,覆盖数据采集、计算引擎、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应用等数据生产全链条。“这些技术至少业界三年”,徐常亮说。
据介绍,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分析型数据库(AnalyticDB)、流计算(StreamCompute)共同组成了底层强大的计算引擎,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经测算,自建Hadoop集群的成本是数加的1.5倍,国外计算厂商AWS的EMR成本更是数加的5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