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评:智能硬件怪象 娱乐圈投资提热度高
这两天,智能硬件爱好者皆被一款无人机深深吸引,这款无人机是新一期《快乐大本营》嘉宾陈欧带来的,是一款高科技自拍无人机。节目播出后,智能硬件爱好者都在搜索这款产品。根据网友查阅分享的资料显示,这款无人机是叫做Lily Camera无人航拍机,用户只要把它扔到空中,它就能通过电脑视觉技术以及用户随身佩戴的追踪设备来追踪并拍摄用户。
LilyCamera无人机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LilyCamera无人机确实火了。排除这款产品的优势特点,明星效应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力。或许,商业头脑极为发达的淘宝店家已计划开售“同款无人机”了。
虽然此次并不是LilyCamera无人机的代言活动,但在智能硬件领域,明星代言并不冷淡,现在很多娱乐明星参与到智能硬件领域,不是代言站台,而是真刀真枪的投钱出力。比较受关注的有,汪峰参与的FIIL耳机,同时周杰伦、王力宏、李冰冰、黄晓明、任泉以及安琥这些混娱乐圈的代表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智能硬件相关的科技项目。
排除明星效应,娱乐圈投资智能硬件究竟有几成胜算?对于任何涉足智能硬件领域的初创者而言,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因利势导,在成本控制、打通产业链、产品持续迭代、建立销售渠道等方面不断学习而成长,毕竟在硬件研发、生产、销售等长周期环节里,一环没跟上,就得掉链子,而硬件产品终比拼的还是客户体验与高性价比,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的名人效应能够解决的。
娱乐圈投资智能硬件
同质化为何出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智能硬件的认知度依然有限。拿智能可穿戴设备来说,认知率为54.6%,但购买率只有2.9%,从认知到使用的转化率不足5.4%,市场尚处于探索期。而在生产端,智能硬件产品通常学习成本较高,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需求强度不足,真正满足用户刚性、高频需求的经典单品还为数不多,而解决用户“痛点”,正是一切用户体验的出发点。
并且,智能硬件厂商多为新兴的初创企业,缺乏资金、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单独构建生态链,但“单打独斗”又很难获得上游零部件厂商在芯片设计、射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而相关巨头企业进入,为智能硬件厂商“抱团取暖”提供了新的机会。巨头的进入不仅仅是为智能硬件厂商寻求更为合适的资源,因为智能行业未来的价值创造,依然要基于多智能硬件的协同互联和基于多终端数据提供的增值服务。
所以总的来看,明星参与到智能硬件的热潮,只有和专业的人绑定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另外还有一点,做硬件,可不是个来快钱的活,所以,娱乐明星的投资智能硬件要成果,要花费的可不是一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