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美光亮相上海慕尼黑电子展 展示自家嵌入式系统

美光亮相上海慕尼黑电子展 展示自家嵌入式系统

智能汽车创新给力 嵌入式系统不拖后腿

2016-03-29 08:59:21来源:存储在线 王珂玥 关键词:美光智能汽车嵌入式系统阅读量:31718

导读: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美光作为工业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服务提供商,不仅带来的新的科技,也向大众展示了对中国工业4.0的支持。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美光作为工业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服务提供商,不仅带来的新的科技,也向大众展示了对中国工业4.0的支持。期间,美光科技嵌入式产品事业部市场副总裁KrisBaxter率领美光嵌入式产品事业部向中国用户介绍美光在工业领域的核心实力及展示,并着重对智能汽车及车联网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智能汽车存储需求不止于“多”

当奥迪希望借助NVIDIA的GPU技术,来给客户打造可视化更全面的虚拟驾驶舱的时候;当起亚宣布希望在2030年可以实现自动无人驾驶的时候;当丰田向人们炫耀他那基于云系统开发的氢能源汽车的时候……无一不在证明大众对于汽车“智能”的聚焦已经从汽车的机械部件转移到信息科技的新进展上。

而在这新一轮的汽车智能化道路上,存储系统则成为各种智能化越来越离不开的根基。从车载娱乐系统到电子仪表盘,从通信设施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汽车制造商在新科技上已经越发与存储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可以想象的未来几年,内存在未来的普及主体已经不是PC、服务器,而是大街小巷里穿梭各种智能汽车,DDR2、DDR3、LPDDR2们遍布于其中。

既然汽车供应商们愿为联通世界做越来越有力量的投入,用户希望未来的座驾更加智能、环保、安全,存储供应商们自然希望可以成人之美,提供可以满足更大容量、更高性能、更为安全、更加环保的存储产品。

作为一家有着三十余年历史的存储介质巨头,美光在汽车存储方面具有很多其它对手并不具备的优势。其不仅拥有针对汽车存储研发、生产、供应的汽车部市场部,更在汽车存储需求上提供了如LPDDR4、e.MMC5.x、OctalNOR这类新存储介质技术的产品,以及包括多芯片封装(MCPs)在内的工艺技术创新,更为这些嵌入式存储产品提供了相应的软件支持。在美光的汽车生产企业合作伙伴看来,美光所提供的不仅是存储产品本身,还有存储管理性,因为可以在软件层面定义一些特性。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决定了汽车行业不仅要依靠存储的不断创新,也提供了存储市场不断增长的巨大驱动力。为此,对于汽车产业的客户来说,有这样一家老牌汽车存储厂商愿意长期的一如既往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Baxter表示:“我们预测,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会在2020年趋于成熟,而在此期间我们会持续不断的关注汽车产业的应用,在智能汽车的发展道路上,需要有我们这样的既可以针对智能原生应用提供相应嵌入式系统的服务供应商。同时,我们对于汽车厂商稳定的供货能力,也是保障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智能汽车需要什么样的存储?

之所以能令美光为汽车存储成立设计专门的机构,关键在于汽车存储的独特性。受限于各个汽车厂家在应用场景的不同以及应用标准的不同,汽车存储产品不具备通用性。存储的性能和稳定性取决于相应承载车的具体用途环境,因而需要对不同的存储场景制定专属的存储解决方案。

相较于企业级存储应用,显然汽车存储场景更显得纷繁复杂。Baxter认为未来汽车市场会受到四个主要驱动力的驱动。

一是互联汽车。Baxter谈到:“目前用户对于汽车品牌的忠诚度受到科技配置的很大影响,用户可能会以为某款车缺乏相应的互联功能而放弃自己钟爱的品牌,奥迪、现代这些传统巨头都感受到了类似的挑战。”

二是新能源汽车。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对于电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存储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三是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辅助驾驶汽车系统,几乎所有的整车厂对于智能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技术都非常重视,其实无人驾驶汽车对于存储产品的要求是高过智能互联汽车对于存储产品的要求的;

四是城市化。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大约一半将是中产阶级,这意味着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会拥有汽车,这对于交通工具的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但与企业级存储市场类似的是,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之下,汽车市场对于存储的需求标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是智能汽车需要更高带宽的内存。

例如,在大力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浪潮下,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ADAS,则成为汽车存储产品应用成长为显着的领域。

从技术实现来看,ADAS是与AlphaGo有着些许类似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ADAS工作的工程中,就需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如高帧频相机、雷达、激光扫描仪、夜视仪等。这些传感器都需要高带宽的DRAM进行读写,ADAS还需要在DRAM上执行多并发的算法计算。

因此,存储的带宽很容易成为智能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瓶颈。

  其次智能汽车需要更小的尺寸的存储。
  
要知道,任何场景下的存储的使用都是多重因素下综合考量的产物,包括密度、能耗、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能等等,为此能否在单一封装体内实现不同侧重点应用成为用户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嵌入式存储领域,这点显得更为重要。而这,成为多芯片封装技术的用武之地--通过将不同属性的介质封装在一切,有针对性的实现各自的应用,降低了内存占用,从而提升使用效率。

例如,美光提供的多芯片封装技术可以将NVM和ROM封装在一起,从而直接在线路板上实现高密度存储,减轻CPU负担。同时,如此组成的一颗MCP芯片,意味着下游控制厂商不需要处理其它繁复的NANDFlash兼容性和管理问题,可有效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和研发成本,加速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

  第三是智能汽车需要更安全的存储。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由于当今汽车中所用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GPS、卫星广播、车对车(V2V)通讯以及其他车载娱乐系统的电子元件数量持续增加,带动车用半导体市场将在今年达到285亿美元的高成长,并可望在2020年达到4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然而,在这种高速发展态势下,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正在受到的重视。尤其是在车联网、车联万物的热情里,某着名品牌甚至因黑客攻击宣布在美国召回140万辆存在软件漏洞的汽车,智能汽车的问题已经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有志于在车联网市场大站拳脚的美光,则不得不做出更为深远的思考。

颁布于2011年的ISO26262标准是规范道路上汽车运行安全的主要标准。如今的汽车行业中,越来越多尚在开发中的安全系统已经遵循这一标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控制领域。

为此,美光积极参与了ISO26262标准的制定。Baxter表示,智能汽车产业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安全标准也需要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这些标准也必须做出响应,美光会全力参与这个过程。

  未来的变化趋势

美光认为,工业4.0的进一步开展和智能汽车的进一步加速也是工业存储领域的科技落地变得更加迅速了。例如,Baxter谈到LPDDR4情况:“LPDDR4从技术的推出到应用,这个周期要比前几带产品时间大大缩短了,在这背后正是先进工业和智能利于的快速发展需要性能更好、更加符合服务标准的技术支撑。例如耐得住125摄氏度的DRAM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仪表盘电子化后就需要这样的解决方案。”

美光希望继续成为工业领域嵌入式方案的者,用新的科技、具本地化服务优势的商业团队、具灵活性的解决方案服务好中国新世界工业建设。
我要评论
  • 千亿车载智能芯片赛道 跑出一家国产龙头

    最新消息是,亿咖通科技宣布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并为大众和斯柯达品牌的全球车型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搭载的正是芯擎科技的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
    智能芯片智能座舱智能汽车
    2025-03-15 09:58:08
  • 曝奔驰将采用禾赛激光雷达,为全球市场开发智能汽车

    鉴于法律和地缘政治风险,奔驰公司就这一决定进行了数月的慎重考虑。该人士补充称,奔驰最终选择了中国最大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原因在于其成本更低且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禾赛激光雷达智能汽车
    2025-03-14 14:47:35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及2025年全球发展机遇分析

    嵌入式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应用领域覆盖传统工业、新兴智能化产业等多个维度,其中,工业自动化领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最广泛且技术需求最高的场景之一。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软件
    2025-02-25 14:33:38
  • Lauterbach和Corellium达成合作 利用虚拟平台将SDV开发提升至新水平

    Arm RD-1 AE是Corellium虚拟硬件平台上的虚拟模型,可提供模型基系统(甚至仿真)无法比拟的速度,因为工作负载是在云端Arm硬件上本地执行,无需在x86服务器处理器上进行模拟或仿真。
    虚拟平台嵌入式系统
    2025-02-22 09:16:18
  • 华为的车圈“朋友”,已超20个

    细观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各自都有不得不为之的“苦衷”,那就是高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不畅。
    智能汽车华为
    2025-02-21 11:23:49
  • 不甘落后!吉利将在3月初发布AI智能化战略布局

    今年,吉利将全面拥抱AI,加速推动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高价值智能驾驶等最新AI技术的逐步上车,成为智能汽车AI科技的普及者。
    智能汽车智能座舱
    2025-02-11 10:13: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