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上海鼓励使用污泥淤泥制砖 助力环保转型升级

上海鼓励使用污泥淤泥制砖 助力环保转型升级

2016-03-29 11:22:56 关键词:污泥处理设备智能装备阅读量:32548

导读:上海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产出的污泥以及部分河道疏浚淤泥可以通过制砖企业消纳,进行综合利用,而目前因产业结构调整有95%的制砖企业已关闭。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业界人士多次指出,我国近80%的污泥没有得到有效处置。污泥以及部分河道疏浚淤泥可以通过制砖企业消纳,进行综合利用。
  
污泥制砖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而此前业界人士多次指出,我国近80%的污泥没有得到有效处置。
  
  而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了解到,至2014年底上海市已建成污泥处理设施19个,其中性污泥处理设施有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白龙港污泥干化、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等8座处理设施;2014年这些污水处理厂每天平均产生的污泥为808吨/日(干泥),全年约30万吨。
  
  此前,上海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产出的污泥以及部分河道疏浚淤泥可以通过制砖企业消纳,进行综合利用。而目前上海市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上海现有95%的制砖企业已关闭。
  
  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泥消纳的需求如何平衡?污泥制建材的方法是否可持续?
  
  制砖企业能否一关了之?

  
  专家建议,不宜一刀切,要引导具备条件的规模企业转型升级为环保型制砖企业
  
  采访中,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陈清告诉记者,在上海市进行的“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中,污染重、能耗高、占地多的落后产业被列入淘汰范围,市郊各区县把低产出、低税收的砖瓦厂列为关停对象,绝大多数制砖企业难以幸免。
  
  据统计,2010年上海市郊有100多家砖瓦企业,经过5年的调整,已减少到2015年底的12家。其中浦东新区、青浦区、嘉定区、奉贤区、宝山区砖瓦企业已消失殆尽,松江区尚存两家,崇明县有3家,金山区还有6家。而根据金山区的产业调整规划,2016年内将再关闭5家仅保留1家。这样至2016年底,上海市制砖企业就只剩下5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上海市制砖企业不再使用黏土,而是利用坑泥、淤泥等作为制砖的原料;如果把制砖企业全部关闭或仅保留数家,恐难应对上海每年产生的大量污泥和淤泥。
  
  此外,如果上海不再生产砖瓦,建筑市场所需砖产品只能从外省市购进,成本上升并增加了运输压力,同时易产生破损,一旦处理不当,又会产生垃圾。
  
  业内人士表示,客观地讲,上海市场对新型墙体材料有较大的需求。建筑商要求本地化就近供应砖产品,做到“随叫随送随到”。上海市建公司建材采购部门相关人士也认为,上海地区不能没有制砖企业。
  
  为此,陈清表示,目前能形成共识的是,绝不允许制砖行业触碰“高压线”,毁田用土造砖。近年来,上海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将“占用耕田、使用煤炭窑炉的砖瓦厂”列入限制类、淘汰类目录。在这一过程中,要正确研判,积极引导,不宜“一关了事”。稳妥的方法是对传统类砖瓦企业进行分类处置,引导具备条件的规模企业实施改造,转型升级为消化淤泥污泥的环保型制砖企业,让“夕阳产业”变身为“朝阳产业”。
  
  对此,上海已出台“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类制砖厂”的政策。2014年6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指出:限制砖瓦生产线(资源综合利用除外)。这表明上海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前提下,鼓励使用污泥淤泥制砖。
  
  环保转型升级带来新出路
  
  制砖业必须走资源综合利用新路,生产合乎相关标准的建材
  
  日前,记者与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负责人与专家一同前往上海鑫晶山建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晶山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这家企业运用“淤泥烧结多孔砖”技术,已经成为了消纳污泥的样板企业,
  
  一进公司,公司董事长陈文光就带着大家径直来到一台正在运作的污泥低温余热干化设备前,记者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听不到任何噪声,也没有可见的烟气排放。
  
  据陈文光介绍,污泥低温脱水技术可将干泥含水率降低至10%以下,可直接作为低热值燃料使用。砖坯微孔成型技术则是运用干粉添加剂,大幅提高砖坯早期抗裂性和后期强度,改进物料预处理并控制含水率,保证混合均匀度达95%,从而克服低黏结性,增强塑性,保证成型砖坯外观质量。
  
  同时,在10多个小时高达950℃高温焙烧下,污泥中的有害微生物被消灭殆尽,有害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则被氧化并被固封在稳定的硅酸盐砖体内。硅酸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能稳定,正常使用状态和自然环境下,砖体中的重金属成分向土壤、水体、空气环境的迁移十分微弱。
  
  陈文光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鑫晶山公司开展新增2000万块淤泥烧结多孔砖技术改造项目。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和河道淤泥,采用低温余热干化设备、先进隧道窑和真空制砖机,生产环保型烧结多孔砖和环保型烧结保温砖。此次改造使原有年消化利用淤泥能力翻了一番,达到20万吨,产品产能从3000万块/年增加到5000万块/年,并满足金山区自来水厂沉淀淤泥由原来每日消纳100多吨增加到每日消纳200多吨的要求。
  
  据他介绍,截至2015年底,鑫晶山公司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实现年消化河道淤泥15万吨、水厂淤泥5万吨,综合利用煤渣(炉渣)两万吨、木屑1000吨等,实现以废泥废料代替耕地黏土,以生物质能替代原煤。同时,通过炉窑节能改造和烟气热能的利用烘干砖坯,使能耗降低20%;排放方面,采用第三方的除尘设备和脱硫脱氮装置,烟气排放达到了上海市地方标准。
  
  砖产品外观平整度、色泽、尺寸标准均达到一等品,抗压强度、泛霜指标优于同类产品,经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性能满足GB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的标准。
  
  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会长陈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企业的实践表明,首先,制砖业必须走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统一的新路,才能让高能耗有污染的传统制砖业“起死回生”。
  
  其次,坚持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第三,上海在利用污泥淤泥生产建材方面,发挥技术、人才和组织协调优势,总结出成功的创新技术和生产基地运行新模式,在当地市郊区县推广的基础上,探索辐射国内外市场。
  
  陈文光则分析说,上海金山区每年疏浚河道的淤泥约100万立方米,现在只利用了其中的15万余吨(脱水后),同时消化金山区自来水厂污泥6万吨,这些原料年产5000万块标准砖。如果全上海有20家这样的绿色工厂,将每年消纳污泥400万吨左右。
我要评论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
    2025-04-17 09:25:04
  • 河北辛集:让特色潜力项目落地生根

    通过产业研究,锚定生态皮革服装、先进钢铁、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现代商贸服务、氢能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等八大战略性产业,策划优质项目,建立企业投资意向数据库,开展产业链靶向对接。
    皮革服装智能装备
    2025-04-16 15:51:59
  • 第十八届中国(慈溪)工业博览会盛大启幕 智能装备赋能产业升级新篇章‌

    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慈溪工博会已成为国内外智能装备技术落地的标杆平台。本届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启用室内外全馆超20000平方米,吸引三菱、津上精密、卓朴智能、瑞钧机械、西安巨浪等近400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参展。
    智能装备工业博览会
    2025-04-14 09:26:13
  • 博创多款智能装备引爆墨西哥展,上演“中国智造“风暴!

    博创本次展出全新一代二板智能注塑机Bu600V、超级电动注塑机Bd160和Bd130,以及通用型互联网注塑机Bi320M四台机,现场动态展示物流筐、儿童餐盘、航空杯、凳子四套智能注塑成型方案,精准匹配物流、食品、日用品等行业的核心需求,展现了博创在塑料行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博创智能装备智能注塑机
    2025-03-19 08:08:48
  • 增幅150%!大族激光全资子公司增资至5亿

    业内有观点认为,此次增资既是大族激光对核心业务板块的强力支持,也是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激光智能装备
    2025-02-14 09:42:50
  • 新天激光营销中心开启新篇章,乔迁仪式圆满落幕!

    新天激光总经理贾玉磊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新天激光自2004年成立以来,历经蹒跚起步到疾步快跑再到稳健前行,规模日益壮大,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
    激光智能装备
    2025-01-16 10:52:5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