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电机动环工艺设计加工难点及重点问题分析

电机动环工艺设计加工难点及重点问题分析

2016-04-06 08:55:27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电机动环机械加工阅读量:32709

导读:本文详细论述了电机动环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通过完整的工艺过程,加工后的电机动环,经检测零件的尺寸精度以及形位公差都能够达零件设计要求。
  【中国智能制造网  学术论文】动环是油冷电机中常用的零件,安装在电机轴上,其工作面与电机静环滑动配合起到机械密封油的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电机动环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通过完整的工艺过程,加工后的电机动环,经检测零件的尺寸精度以及形位公差都能够达零件设计要求。
  
电机动环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动环装在电机空心轴上起支撑轴承的作用,且其大端面与静环端面滑动接触起机械密封的作用,防止油腔中油的泄漏,因此要求动环有较高耐磨性,动环的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有很严格的要求。
  
  一、材料及结构
  
  动环的材料为:30CrMnSiA。
  
  X(一)工艺设计
  
  1处理工序安排
  
  粗加工后,调质处理,消除粗加工应力,使动环获得既有一定硬度、强度,又有良好冲击韧性的综合机械性能。半粗加工后渗碳,渗碳是把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保持心部良好的韧性。工件上不需要渗碳的部位,预放加工余量,渗碳后把渗碳层切去。精加工前安排淬火工序,提高动环的硬度和表面耐磨性。
  
  2机械加工阶段分析
  
  调质前粗加工,去除毛坯的大部分余量,加工成管状结构。渗碳前粗加工,加工出零件的大致轮廓。渗碳面留余量0.2mm,不渗碳面留2.5mm余量,渗碳后车削不渗碳面,
  
  二、加工难点及重点问题分析
  
  1渗碳面的加工

  
  经过尺寸链计算得到渗碳前渗碳层深度尺寸。半精加工阶段只车削不渗碳面余量,总长尺寸按;淬火后,通过一次装夹,精磨内孔,靠磨渗碳面,总长尺寸按;以渗碳面为基准,平磨不渗碳面,总长尺寸按,磨渗碳面到总长尺寸按18±0.01;留研磨余量不超过0.01~0.03mm;研磨渗碳面到尺寸,检测结果表明,C面表面粗糙度达到了Ra<0.05μm的要求。
  
  2同轴度加工

  
  三爪装夹φ36外圆,精磨内孔;心轴定位,以内孔为基准,精磨外圆,在精磨外圆同时保证同轴度。要求动环与心轴的配合间隙<0.01mm,才能保证同轴度,内孔公差0.013mm,因此无法通过压缩内孔公差来满足小间隙配合,此次设计的芯轴的为双外圆定位结构,外圆分大、小端,大端外圆,小端外圆,心轴公差0.005mm。
  
  三、工艺尺寸链计算
  
  结语

  
  经加工验证,这种工艺流程合理,有效。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安排,合理的分配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尺寸公差,正确的尺寸链计算,准确的保证了动环的渗碳深度(0.4~0.8)mm;通过设计双外圆定位心轴保证了外圆和内孔的同轴度要求,可靠的保证了零件的耐磨性和高表面质量要求,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
我要评论
  • 100%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首次出口欧洲的高端屏蔽泵研制成功

    屏蔽泵作为一种采用“水泵+电机”一体化设计的静密封设备,凭借其零泄漏、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等显著优势,特别适合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严苛工况环境。
    屏蔽泵水泵电机特种工业泵
    2025-04-08 09:33:55
  • 中联重科在匈牙利建设高机智能工厂

    中联重科将在匈牙利投资建设一座占地约250亩的现代化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联重科在欧洲发展布局的深度,更好地融入当地产业体系。
    智能制造机械加工高空作业
    2025-02-27 15:29:25
  • 2025年,车企将“花式开卷”?

    车企们纷纷亮出底牌,各显神通,只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佼佼者。
    能源汽车电机
    2025-02-19 15:58:54
  • 博格华纳斩获三家中国主机厂电机订单

    博格华纳还将为另一家中国大型本土主机厂的下一代车型供应电机,涵盖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计分别于2025年8月和10月投产。
    主机电机
    2025-02-13 11:50:56
  • 智元与汇川加码,机器人如何利好电机市场?

    汇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的举措落地,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的探索上取得的显著突破。那这一突破助推中国机器人市场迎来持续增长的同时,又会给机器人本身衍生的电机行业提供怎样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呢?
    机器人电机
    2024-12-27 10:49:38
  • 三菱电机试图建立日本功率芯片联盟

    尽管管理层普遍支持合作,但此类讨论在行政层面受阻,目前仍没有取得进展。不过,随着日本企业进一步落后于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紧迫感正在不断增强。
    功率芯片电机
    2024-12-17 16:10: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