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期,VR是科技界炙手可热的主角,在消费娱乐领域更大放异彩。
VR让你离考古现场就差一副眼镜了
记者趁着清明放假,去首都博物馆看海昏侯展览,海昏侯的隔壁是妇好墓展览。原以为汹涌的人群都是冲着海昏侯去的,没想到妇好墓也是人满为患,尤其是VR体验区更出现了排长队的景象。(关于妇好墓: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在中国考古史、殷商史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珍宝的所有者妇好是中国有史记载的位巾帼女将,她的丈夫武丁在位59年,再创殷商盛世。)
首博的VR使用指南浅显易懂
首博的VR使用指南浅显易懂,只要佩戴VR眼镜,就可以360度体验妇好墓的不同发掘层。记者试戴了一下,虽然画质略显粗糙,很难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观感上新鲜了很多,也离“考古现场”更近一步。VR的出现,让普通的展览变得有趣很多。
谈到VR与博物馆的结合,早在2003年,故宫博物院就成立了故宫
文化资产数字研究所,个向公众展示的作品就是“故宫VR《紫禁城?天子的宫殿》”,据故宫称,凡身临其境观看这部作品的人,无不为其全新的视觉、感觉冲击力所震撼,大家共同的直感是:像鸟儿一样看故宫。在国外,VR在博物馆的运用则更多,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有了VR体验区,VR也在更多的消费娱乐场景中频频现身。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常常会拿3D与VR做比较。与传统的3D观影相比,3D观影几乎都在电影院发生,观众们戴着3D眼镜,面对一个相同的屏幕,电影院放什么,观众就看什么,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平面的效果。再看天文馆的半球形屏幕,仰头看着整个球形天花板,依然逃脱不了放什么就看什么的局面,为了不让观众漏掉球形屏幕的所有细节,就需要在同一场景下停留一段时间。
而VR在眼镜里就相当于3D效果 半球形屏幕的结合体,可以看任何你想看到的角落。如果再加上对于单机的操控,也不会错过任何精彩画面。以博物馆为例,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搭建一个3D屏幕或者球形屏幕。VR是单机操作,不需要像看电影按场次定时开始,随时佩戴随时开始。
“科技改变生活”,VR正作为当下新鲜的科技生态,改变着大众生活。新事物也将经历追捧与唱衰的双重旅程,但终都会尘埃落定,走向新生,成为常态。期待VR的新颜新革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