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图尔克新技术:将传感器大检测距离再提高50%

图尔克新技术:将传感器大检测距离再提高50%

2016-04-11 12:03:22来源:工业自动化 关键词: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阅读量:31762

导读:图尔克uprox3系列传感器能将现有大检测距离再提高50%,并且是世界上首款采用M5和?mm光滑圆柱外壳的紧凑型factor1传感器,可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领域。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在工业4.0概念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大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日益深入到自动化领域,传感器作为捕捉信息的重要设备,不同应用行业的技术改进对其性能要求也更加深入和严苛,为此图尔克在产品方面不断优化创新,希望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随着工业4.0的开展,用户对于感知层的信息要求越来越,这就要求传感器更加稳定和可靠。图尔克新的Uprox3系列传感器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典范成果,它实现了全金属检测,无论对于铜、铝、不锈钢或者钢都具有相同的检测精度和相同极高的检测距离,而之前的普通产品是无法达到的,实现行业内远的检测距离和稳定和可靠的检测效果。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传感器产品经理冯晓冬先生对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uprox3系列传感器能够将现有的大检测距离再提高50%,并且是世界上首款采用M5和Ø4mm光滑圆柱外壳的紧凑型factor1传感器,可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领域。其具有1mm的检测距离,同样齐平式安装在所有金属中都具有相同检测距离。这些微型uprox传感器尤其适合用于检测有色金属或者不锈钢制成的小零件。微型uprox3传感器在专用机床制造领域能够简化多种应用。
 
  作为factor1传感器,它在检测铝材质和钢材质零件时表现同样良好。第三代uproxfactor1传感器的其他设计,如更短的外壳形式和更大的检测距离同样脱颖而出。随着机床制造的小型化的趋势,这将符合更多设计师和规划师的需求。同时uprox3系列传感器也非常适用于汽车制造领域。例如,第三代uprox系列具有PTFE涂层外壳耐焊接火花的M8、M12和M18型传感器尤其适合用于汽车领域的焊接区域。并且其在齐平安装的条件下,可达到10mm的检测距离。与上一代产品一样,所有uprox3传感器都具有的EMC性能,并且可抗磁场干扰。
 
  在工业4.0的影响下,拥有IO-Link协议的传感器,可控制、可调试的传感器都是更智能化的一个导向。冯晓冬经理强调:“我们推出的具有IO-Link协议的uprox®3电感式传感器,可以通过IO-Link技术对uprox®3传感器进行编程,我们现在能够快速、灵活的优化或者切换传感器的各类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使传感器满足客户的现场应用。这得益于我们的uprox技术和图尔克广泛应用的IO-Link技术,通过添加一个模块即可组成IO-Link系统,从而达到工业4.0的要求。当作为一个标准的电感式传感器时,它可以提供相同的配置,也可通过外部的PACTware软件实现。”
 
  通过软件可以修改传感器的性能,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两路的输出功能也可以根据工业现场的需求设定。客户因此可以自由的设定NC(常闭)或者NO(常开)和PNP或者NPN在每个输出中。一个开关信号也可以的设置为接通或者关闭,这就使得应用程序中集成了“看门狗---定时器”的功能。
 
  具有IO-Link协议的uprox®3电感式传感器不仅可以设置为IO-Link模式,而且还可以设置成标准I/O模式以便应用到具体的检测任务中。IODD具有4个时间功能可以选择,如“旋转速度监控”、“脉冲分频”和“开/关延时”。速度监控模式实现了一个快速的监控功能,通过设置可以容易地实现启动延时。在脉冲分频的模式中,传感器可以减少输入脉冲。此外,脉冲长度也可以被定义。
 
  在开/关模式中,开关量信号可以被延时(On延时)或者延长输出(Off延时)都可以单独设定,以满足现场应用条件。这样就可以防止任何由震荡目标引起的错误双脉冲。此外,具有IO-Link协议的uprox®3电感式传感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灵活的进行设置。不仅输出方式和特殊的检测距离可以被设置。附加的功能若在需要时可以实现,从而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未来,图尔克传感器产品会朝着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及网络化的趋势不断前行,基于细分市场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一些特色属性。
我要评论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磁传感器市场持续升温,相关供应商加码布局

    Allegro有约73%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如电动车电机控制、ADAS系统),21%来自工业领域(如工厂自动化),其余为消费电子和通信。
    磁传感器传感器
    2025-04-16 16:50:07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
    L4级自动驾驶广汽埃安滴滴传感器
    2025-04-14 10:58:4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