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每户每天获得5度免费供电量,我家每天省下3度并入电网,多挣1块多钱,还省下了烧煤、养马拉煤的钱。”自去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滑石乡岩脚村老鸭塘组102户屋顶安装太阳能板后,村民许英宝就成了光伏扶贫受益者。现在,我国正在把这一扶贫政策推广至更多地区。
75%贫困县可开展光伏扶贫
近日,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其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在全国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到2020年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较好的16省471县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许英宝的案例证明光伏扶贫是有效的。2000年以前,她所在的村子多是烧煤,2000年后,虽然安装了电网,但用电开销对村民来说是项高额的消费。2014年底,贵州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和六盘水市气象局评估太阳能资源后认为,当地适宜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2015年光伏发电工程启动,岩脚村村民收入增加明显,并且停止了烧煤,村子清洁了很多。
光伏发电清洁
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既符合扶贫、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正研级高工申彦波介绍,在评估了98个辐射站、2400多个气象观测站和气象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75%的贫困县可开展光伏扶贫,其中54%的贫困县每年可利用光伏发电资源均在150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超过1100小时,适宜开展集中式规模化光伏发电;21%的贫困县具有一定的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可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在光伏资源评估基础上,我国将进一步识别扶贫对象、摸清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建立光伏扶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终因地制宜确定光伏扶贫模式。此次出台的意见指出,中东部土地资源缺乏的地区可以村级光伏电站为主,西部和中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建设适度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
气象专家建议,在太阳能资源条件一般或较差的贫困县,可采取补助方式,鼓励发展社区民居太阳能热利用,鼓励企业、居民联合发展设施
农业。同时,气象部门将根据需求,重点做好贫困县太阳能资源的细查和分析,为光伏电站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提供科学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