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云服务市场未来发展将去向何方?

中国云服务市场未来发展将去向何方?

2016-05-04 11:40:04来源:钛媒体 原标题:中国云市场已在风口 垂直云、混合云和安全云或在风口起飞 关键词:云服务云计算云平台阅读量:31987

导读:阿里、腾讯等国内大平台以及垂直化云服务平台的持续投入,手机巨头华为对云服务的深度发力,加上国外云服务巨头,势必会使云市场争夺更激烈。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中国云市场,无疑是一个“香饽饽”。阿里、腾讯等国内大平台以及垂直化云服务平台的持续投入,手机巨头华为对云服务的深度发力,加上国外云服务巨头,势必会使云市场争夺更激烈。

中国云服务市场未来发展将去向何方?
  
  各方势力运筹帷幄,究竟会在中国云服务的棋盘上,产生怎样的水花?中国云服务的未来发展轨迹将会如何?笔者认为,中国云市场将有以下三个趋势:
  
  1、外资云与本土云之争将更为激烈
  
  从发展势头上来说,据IDC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9.03亿美元,同比2013年增长61.9%。就发展潜力来看,中国现有企业数目与美国不相上下,且增长趋势更为迅速,然而中国现在云市场规模仅是美国的3%,这其中蕴藏着多大的发展潜能,笔者就不赘述了。
  
  当然,这个“香饽饽”,外资云服务早就想来分一杯羹。AWS早在2014就已与亚信云合作,甲骨文2015年11月宣布选择腾讯云来作为落地助力,微软的WindowsAzure则是目前在国内成功发挥商用功能的外资云。
  
  但是现阶段,由于云服务涉及到企业、政府、医疗等使用行业的数据隐私,加之此前臭名昭著的“棱镜门”事件,中国政府对外资云服务态度谨慎,限制条件众多。除了必须通过合资方式的门槛之外,部分功能还会被“腰斩”,比如AWS在中国区有限预览服务。但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国内外云服务终将被放在一个起跑线上,那么谁能赢?
  
  如果光从产品出发,那么外资云更胜一筹。一来,外资云对用户需求的深度与广度的认知水平极高,加之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其云服务在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等各方面性能上,都远胜于国内云服务。据IDC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公共云计算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五家服务商分别为亚马逊、微软、IBM、RackSpace和阿里云。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内云服务巨头阿里云在亚马逊的AWS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
  
  二来,国内某些云服务钟爱走沿(mo)袭(fang)国外云服务的套路,还没沿袭完整,创新度也不足,届时外资云“正主”的入驻将对其造成打击。

外资云与本土云之争将更为激烈
  
  但本土云服务在市场帷幄上,明显强于外资云,再加之近年来本土云服务发展势头强劲(可看下图阿里云与AWS增速比较),至政策彻底放开前,本土云服务商应已占领国内云市场一席高地。届时“水土不服”的外资云想单凭产品优势,或一些简单的市场营销套路,如降低部分服务价格,VAR(增值服务,Value-addedservice)等,不见得就能撬动本土云手中的“乳酪”。总的来说,胜负难定,但肯定会是“一场好戏”。

收入增速对比
  
  2、从平台化到垂直化的迁移

  
  当前的云服务,已然能从广度上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如数据存储、数据归档、协作与文件共享等,但随着云服务更为成熟的发展,云平台垂直化是大趋势。一是由于随着云服务的普及、云意识的提高,企业对云的需求将变得更为深入,宽泛及基础的需求解决跟不上企业日渐“挑剔”的需求。二来随着企业运转节奏的加快,改装费时费力的平台化云,显然比不上低改装成本的垂直云。
  
  除了需求变动的大趋势之外,垂直云在市场营销也更占优势。微软市场分析师BrentCombest指出,垂直云服务的利润率较公有云更加高。一个是由于垂直云较公有云,更加切实戳到了用户痛点需求,售价自然可以更高,大化用户平均收益。在营销投入上,垂直领域的销售面专一,加上更为有效的用户口碑传播途径,相比于“广撒网式”的公有云营销,销售投入更低,市场回报率也就更大。
  垂直云在市场营销更占优势
  
       3、数据安全的大浪潮,将催生云安全与混合云的发展
  
  后一个发展大方向,就是数据安全。企业“上云”存在着两大隐患,一来是监守自盗的担忧,即云服务商后台可直接获取、查看、甚至是利用用户数据;二来是外部攻击的隐患,数据在存储、传输过程中“被黑”。
  
  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式。一是企业自己搭建私有云,免除被云服务商“偷窥”的可能性。据2016年,RightScale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数据安全原因,私有云的使用比例较2015年增长了14%,而公有云得使用比例仅增长1%,而混合云的使用随着私有云的普及,上涨至71%。
  
  私有云的确很好地保障了企业隐私数据的安全,然而私有云的构建,除了物理硬件的支撑,还需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搭建及后期维护的成本都很高,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这个技术条件,那么他们的数据还有什么保护方法呢?

混合云的使用随着私有云的普及上涨至71%
 
  另一个方法,则是云安全,云服务商可通过独立第三方数据加密、云网关防DDOS攻击等方法,来防止云数据泄露。目前国内外做这个方向的已有类似于Ciphercloud、Forcepoint、LOCKet等这样的公司,其中Ciphercloud两三年前就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近腾讯和阿里这样的巨头也在不断地加强这块的尝试。总体来说,中国云安全市场破土在即,风口也已至,能不能变成起飞的猪,还需自行把握。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