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从四个维度揭露VR乱象 还VR行业一片净土

从四个维度揭露VR乱象 还VR行业一片净土

2016-05-07 10:10:38来源:从四个维度揭露VR乱象 还VR行业一片净土 关键词:VR物联网智能装备阅读量:31594

导读:从炒作概念、参数造假,到内容滥竽充数、融资造假等,无一都体现了这个行业的混乱不堪。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由于产业与资本的驱动,VR在中国越来越火热,但同时造假者越来越多,吹嘘者越来越猖狂。从炒作概念、参数造假,到内容滥竽充数、融资造假等,无一都体现了这个行业的混乱不堪。接下来,从技术、硬件、内容、资本四个维度整理了VR行业的多种乱象,希望为大众还原真相,还VR行业一片净土。

从四个维度揭露VR乱象 还VR行业一片净土
  
  技术乱象:国产厂商自有核心技术空白参数造假
  

  有VR行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VR硬件厂商,在自有VR核心技术上都是空白。这些厂商都是从Oculus、三星GearVR等国外VR设备中寻找核心数据库,然后自己做调校和更改。这是因为,在VR设备中,传感器从传统的X、Y两轴平面变为了X、Y、Z三轴或者更多轴向,每一度都有很多的算法,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厂商有耐心有实力去创建VR底层的算法。而大部分VR设备都存在参数造假的情况。
  
  目前比较容易造假的就是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VR设备需要高分辨率来保证全景显示的清晰度,但由于处理器性能的制约,目前市面上的VR设备大多是1080P或者2K分辨率。而一些厂商宣称旗下VR设备可以达到4K分辨率,比如前段时间国内一家叫做小派的VR厂商宣称自己研发的VR头盔已经达到了4K分辨率(双眼分辨率3840*2160),而对于电脑GPU的要求反而降低到GTX960,刷新率只有60Hz(业内标准水平是90Hz)。综合来看,4K分辨率/60Hz的刷新率与2K/90Hz的性能压力相当。所以,单纯的提升分辨率或刷新率,渲染能力还是跟不上的。
  
  另外,延迟也成为厂商造假之地。从概念上讲,延迟指的是从头部运动到相应画面显示到屏幕上所花的时间,包括了屏幕的响应延迟以及数据传输、计算机处理等许多步骤。以VR手机盒子为例,如果依赖手机的陀螺仪进行转向模拟,其精度和频率远远达不到要求,手机屏幕目前都是60Hz的刷新率,在延迟上本身就受限。目前解决眩晕的办法有两个,提高刷新率和降低余晖。目前业内已经有不少厂商宣称自家的产品延迟率不会超过20ms,但实际体验根本不会改善“眩晕”这个痛点。在视场角(FOV)方面,业内公认是视场角达到90度才能使观影者产生沉浸式的体验。但FOV的大视野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放大镜来完成,想要得到VR沉浸式体验需要一整套的光学结构方案来支撑。但是目前很多VR盒子都号称“大视野”,其实眼睛的余光依然可以看到屏幕边框。
  
  总之,就算某些厂商在单个技术上有一定基础,但是涉及多个技术叠加和算法上,多数VR产品依然无法让人满意。
  
  硬件乱象:VR盒子提前进入山寨模式生拉硬拽炒概念
  
  在硬件产品上,国内VR市场还有一个更严重的乱象,那就是VR手机盒子大有开始泛滥之势,这也是VR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很致命的问题。手机盒子由于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廉,特别符合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一副装有塑料双面凸透镜到盒子,加上手机,就能把智能手机变成一个VR观看器了。这类产品在国内市场卖得便宜的只要几十元,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上VR盒子同质化非常严重,做工非常粗糙,价格跳水严重,体验效果十分差。有业内人士称,中国的VR盒子对VR初次体验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VR行业是巨大的伤害。
  
  另外,再从PC级VR设备和移动VR一体机的角度看,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让用户可以佩戴超过两个小时的产品。内容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在于头盔过于承重,还有以上提到的延迟、刷新率问题,用户根本无法长时间的佩戴。
  
  在VR头盔之外,近还有一些厂商炒作VR概念,将其他品类产品生拉硬拽地与VR沾边。例如,近日暴风科技发布了3款自称为“VR电视”的设备,起售价1999元。至于什么是“VR电视”,暴风方面称,这种设备让用户可通过风迷App或遥控器在电视的4K屏幕上观看720°全景画面,还可以通过电视程序将TV和VR头显连接,进行画面切换。
  
  对于这种做法,只能说“然并卵”。不管是在平面的电视上观看全景画面,还是将VR画面同步到电视显示,都违背了VR基本的特质,即VR的沉浸感、临场感、真实感,对于电视的用户体验和功能上都没有任何帮助。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确定暴风的所谓的“VR电视”完全是在炒作概念。另外,暴风的所谓的“VR电视”就是利用手机或者遥控器的晃动代替了头部的晃动。先不考虑同步的延迟和bug,单单想象一个人拿着手机或遥控器来回晃动,眼镜注视着电视屏幕是多么尴尬的举动。VR头显画面与电视画面同步,这在PC级的VR体验中早已实现,主要是为了工作人员帮助体验者交互操作,这也能拿来做卖点?总之,我们可以认为,暴风所谓的“VR电视”就是强加给普通电视的VR概念。这个“VR电视”与VR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总之,无论是VR厂商虚报了硬件参数还是数据标准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结果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技术和硬件标准不能统一,参数随意吹嘘的行业里,用户的体验是不能作假的,试问有几个产品可以让用户体验足够顺畅,长时间佩戴不眩晕呢?
  
  内容乱象:少有完整内容拿Demo和转制版本滥竽充数
  
  游戏和视频是目前VR重要的两块内容体现,但是滥竽充数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
  
  游戏方面,目前很少有一款专门为VR设计的媲美PC的完整游戏,大部分是尝鲜版或者Demo版。在一些的完整游戏中,其体验也是远远逊于PC级成熟游戏,在完整游戏交互上的探索几乎为零。
  
  视频方面,几乎所有厂商在发布会上宣称的大量VR视频内容,几乎95%以上都是2D、3D视频转制的。而全景视频大部分时长都不会超过10分钟,观赏性很差。而且,由于全景视频对分辨率要求非常高,4K分辨率都不足以达到观看需求。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当屏幕分辨率达到8K,我们才能看到清晰的VR视频。例如,暴风在发布会上称2000多部VR高清资源,涵盖电影、游戏和全景场景等。这些资源都将提供给VR电视进行观看。
  
  在VR电影方面,也只有5-10分钟,大多数也是一种Demo,目前还远远达不到传统电影级别的东西;而VR直播受到拍摄设备、VR屏幕和无线传输带宽的限制,很多还处于试验阶段。
  
  资本乱象:融资造假买壳增发收购研发一个只要8000块?
  
  在去年底的国内厂商VR资本布局中,网易科技就报道了乐视投资灵镜和小米系投资乐相科技事件背后的乱象。另外还有如蚁视公司先在Kickstarter刷单炒作,后又闹出拿500万美元债务当3亿元融资宣传的笑话。
  
  而近日又爆出新三板上市公司盟云移软的一些内部乱象。自称“新三板上的VR新贵”、“VR股”盟云移软日前收到了股转系统的年报问询函,引发诸多质疑。以下是股转系统问询函几点主要质疑:
  
  “报告期间,你公司(盟云移软)员工人数由42人增至71人,其中,博士由0人增至2人,硕士由0人增至1人,本科学历由4人增至42人,专科学历由36人减至26人,但应付职工薪酬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本期增加额为91.48万元,经推算,月平均工资不足2000元。"
  
  “经推算,报告期内你公司(盟云移软)平均研发费用0.81万元,平均研发时间不足3天。请你公司说明研发的具体进度、研发投入,并结合行业情况分析平均研发费用0.81万元,平均研发时间不足3天的合理性。”(据悉,从2016年1月13日至4月17日,盟云移软累计宣布申请57项VR/AR相关,而2015年研发人员32人,研发费用才46.2万元。)
  
  “你公司(盟云移软)收购上述资产的事项目前正在履行重大资产重组的程序,仅披露预案,且未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此情况下,你公司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请你公司并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说明,存在交易被暂停或终止的风险时,购买日的确定是否恰当。”
  
  一个在上海和深圳的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不足2000元;平均研发费用0.81万元,平均研发时间不足3天;在重大资产重组时候未披露,猫腻层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据悉,盟云移软前身是“桓伟电子”,原本的主营业务是做户外多媒体阅报栏产品,根据此前公告,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8.59万元、-16.54万元和-20.81万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6月,桓伟电子与恩科美达签订了定向增发协议,后者斥资2500万元现金,认购2200万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81.48%。资料显示,入主后,恩科美达将桓伟电子董事会大换血,且在2015年9月将原有的两家营收主体子公司出让,至此将桓伟电子“洗”为了净壳。然后在10月13日发布公告,以现金50万元收购微美光速100%股权,并宣布将主营业务定位VR/AR业务,并在11月6日更名“盟云移软”。买壳、增发、收购,如此折腾一番之后,估值15.36亿元的“VR股”就这样诞生了。
  
  总结
  
  因为看到了很大的前景,各种厂商和资本涌入VR行业,这本身对VR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是,中国资本的短期逐利本性也暴露无遗。抛开VR发展初期的各种技术制约不谈,单从产业环境来看,在硬件参数、内容质量、资本等方面造假、吹嘘者甚多。这无遗对初期的VR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伤害了用户,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曲折甚至退步崩塌。
  
  以上的乱象,并不是偶然现象,几乎已经变成了国内整个VR行业的通病。从目前的产品和内容来看,VR还远远没有达到大众消费级别。承认这个事实,努力在技术上取得突破,踏踏实实做出好的产品,才是所有VR厂商和VR从业者应该做的事。
我要评论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
    2025-04-17 09:25:04
  • 河北辛集:让特色潜力项目落地生根

    通过产业研究,锚定生态皮革服装、先进钢铁、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现代商贸服务、氢能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等八大战略性产业,策划优质项目,建立企业投资意向数据库,开展产业链靶向对接。
    皮革服装智能装备
    2025-04-16 15:51:59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