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从用途上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目前机器人应用范围广的是工业机器人,其应用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等;而服务机器人涉及行业较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使用量大的为焊接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
机器人领域新格局
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8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将达到40万台,我国有望成为增速快的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多数机器人制造厂商只能生产拥有3轴至5轴的低端机器人,而从国外进口的机器人多是6轴的产品。虽然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制造业领域渗透率较高,但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实际投放率相对较低。未来随着产业巨头纷纷布局机器人领域,机器人产业将向智能化、网络化和人机互动的新产品转型升级。
今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其中,6轴及以上机器人达到5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培育3家以上的,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未来5年,在扶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及下游系统集成环节的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