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离合器COREMO E4-NA1976 蝶形刹车片 水泵制动器
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共舞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而我国对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自2003年后我国的生物识别行业步入成长期。
生物识别技术早应用在“警用刑侦”领域,特别是指纹识别的应用,只有指纹比较适合应用在刑侦领域。另外在门禁、考勤等民用身份认证方面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在银行等金融领域的内控管理和客户身份认证方面的应用需求更加迫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脸识别的主要应用领域在监控方面,例如奥运会的安保系统。虹膜识别在各个领域也都有应用,但是主要受限于设备的成本,导致公众接受程度不高。
“十二五”期间,国内金融领域成为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重要领域。以往用U盘认证的方式将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代替,因为生物特征具有不可抵赖性。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也联合银行业做了指纹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相关标准。
作为21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生物特征识别已经开始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年来,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可靠的身份鉴别技术,生物识别也开始进入该领域。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的携手共舞,解决了我们要记忆N个密码的困扰。让我们来看一下近两年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之间发生的故事:
2014年4月,瑞典初创公司Quixter推出手掌支付,手掌扫描开始登上了身份识别和移动支付的全新舞台;
2014年7月16日,支付宝联合三星宣布,支付宝钱包和三星GALAXYS5一起推出指纹支付服务。使用三星S5和支付宝钱包的用户在进行网络购物和相关消费时,只要用手指在指纹传感器上轻轻一按,就能实现在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