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智能制造的好处已经不用多说,尤其是当下时代,人们对于其抱有非常美好的憧憬,因为智能制造所描述的众多的场景比如“无人工厂“、”机器换人“等等都符合着目前行业已经饱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的点的需求。这一切,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智能制造的赞美与歌颂,但却似乎开始遗忘了作为智能制造的先行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命运。
自动化技术新贵在哪儿?
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工业软件以达到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更的管理与更自动化的生产也是一家企业是否具有向“工业4.0“等更的方向发展的基础,因此,自动化技术相比而言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事实上,无论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ERP、MES等典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都是企业向工业4.0发展的基石。
自动化还是工业4.0,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路径
工业4.0对于整个制造业的改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大的意义是其可以改变现有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从之前的B2C模式变为C2B这种需求导向性商业模式对于整个产业带来的意义更大。
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需不需要工业4.0完全是有行业的属性来看,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怎么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好的发展下去才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从这个逻辑出发,可以说有很多企业看起来并不是很需要工业4.0.
比如说化肥厂或者水泥厂这类并不是直接针对消费级应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对于个性化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需要在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上不断提升,达到企业生存的目标就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所以这类企业对于技术的要求或许只需要达到充分的自动化便可。
自动化技术的趋势:与其他新兴技术相融合
红海在任何单一的行业里都很容易成为现实,即使再独特的技术,必然将引入更多的投资者,资金趋向于获利—本性使然,如何突破过去的红海而迈入蓝海,那么,反倒简单了,在跨界的地方,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领域,我们去寻求突破几乎是很难的了,但是,电动汽车突破了传统汽车在发动机材料、设计、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壁垒,无人驾驶技术也使得汽车正在迈向新的蓝海,这些都是跨界融合的结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