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 “工匠精神”传统不能丢

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 “工匠精神”传统不能丢

2016-06-06 10:46:53来源:中国工业网 原标题:中国创新的正确姿势:链接酷炫和传统 关键词:工业升级制造业丝绸产业阅读量:33037

导读:事实上,在工业发达国家,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更多并来得更早,他们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重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不是镁光灯下酷炫黑科技。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在中国产业空间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玩转炫酷黑科技的世界,那里高学历人才成堆,海归人头攒动。他们玩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无人机、无人驾驶车、清洁能源、纳米材料、生物制药……这些都是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硅谷的热门玩意,科技人才追求的金字塔,媒体报道的亮点,风投追逐的猎物,也是中国各级政府热捧的战略新兴产业,各种人才计划、优惠措施、投资基金、专门产业园区纷纷应运而生。这个世界是时代宠儿们的乐园。
  
传统产业升级
 
  另一个是传统产业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工艺流程古老,设备技术含量不多,所做的产品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近年来不景气,国内外市场都逐步萎缩,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让传统产业举步维艰。政府经常喊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口号,但“雷声大、雨点小”实质举措并不多,也少有民间资金、鲜有高科技人才进入这些产业。新闻界只有在历史和考古板块让这些产业的人和事偶尔露个面。这个世界是陈旧的,与时代渐行渐远。
  
  其实,仔细翻开行业账本,无论是从业者人数还是经济产出,传统产业都仍然是中国工业的脊梁。例如纺织行业,中国产能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约占40%上下的份额。作为纺织子行业的丝绸产业是中国为悠久传奇的一个产业,有5千年历史,有现成的世界大规模市场需求,有无可争辩的“丝绸故乡”的品牌认可。然而这个产业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中国丝绸协会2015年公布的数字显示,2014年全国丝产量14.64万吨,较2010年下降13.64%;绢丝产量11307吨,较2010年下降79.47%;绸缎产量7.17亿米,较2010年下降7.45%;蚕丝被产量2474万条,较2010年增长24.95%。可见这几年中国丝绸行业总产值和产能都在明显萎缩。
  
  选茧流程:把好茧和坏茧分开,几千年一直是这么手工选的
  
  笔者近走访了传统丝绸产销集散地江浙一带的丝绸行业,发现行业有明显衰落迹象,特别是产业上游的桑蚕养殖和缫丝工厂,养蚕农户纷纷放弃种桑养蚕卖茧的古老营生,缫丝工厂也纷纷关门倒闭。这两个环节现代化程度差,桑蚕养殖是数千年一成不变的老模式,缫丝工厂工艺流程也基本上延续了古老做法,只是在一些环节用机器替代了人工。其中较新的自动缫丝机是三十年前的技术,甚至一百来年前发明的半自动缫丝机也仍在使用之中。目前这两个环节竞争的关键在于低人工和低土地成本,因此中国内地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亚等地一些有成本优势的地区在大幅分流江浙和其他中国沿海地区的产能。
  
  丝绸产业下游的丝织、印染、绣花等环节规模比较大、设备也比较新,但问题也不少。例如,很多步骤是为了对接今天和过去标准而增加的,在参观一系列工厂的时候笔者发现“卷丝”这个步骤反复在缫丝和丝织工厂出现,小丝卷倒到大丝卷,大丝卷再倒到小丝卷,就是为了匹配各种新老机器和传统“卷”的标准,这无疑增加了无效生产成本。其次,无论是缫丝、织布还是印染,污染都很大,天天身处震耳欲聋的噪音污染中的工人们工作环境不好,还有废水污染等问题。此外,面料品种大多是传统的,丝绸的优点和缺点都固化了,新品种和品种不多。整个丝绸行业与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分子生物学时代几乎完全没有链接。近热门的“互联网 ”或者“ 互联网”概念只是让从业者在终销售环节上做些文章,目的是让品牌显得更有档次或流通有更多的渠道。但如果没有上游制造和原产品的创新,仅仅在终端销售做文章,产业转型升级是不可能完成的。
  
  换个思路看,问题犹如机会,传统产业处处有机会。就中国的丝绸产业而言,转型升级挑战很多,需要对全行业进行全面改造。以分子生物学等新科技为基础的新一代农业技术开发无疑是目前世界前沿的高科技,中国丝绸产业需要在桑蚕养殖业增加科研投入,以提高丝茧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品种(例如自然彩色丝)。整个丝绸产业的工艺流程需要全面重新设计和优化,然后基于新流程设计,采用新科技重新发明设备,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等传统诉求以外,环保、节能、生产和产品的灵活性、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分工等元素等都应该被考虑进来,与未来接轨。由此产生的崭新一代丝绸设备业,还可能扩展应用到纺织业的其他部分,进一步催生大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