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无人机市场也极其火爆。大疆无人机刚刚发布了新产品phantom4、小米的无人机即将召开发布会、京东在测试无人机送货,无人机领域可谓是新闻不断。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无人机市场也极其火爆。大疆无人机迅速化覆盖,亿航无人机CES上惊艳亮相,极飞尝试颠覆
农业喷灌领域,无人机不仅频见报端,并且受到了资本的疯狂追逐。
无人机市场:技术要求高 垂直服务市场空间大
据统计,2014年,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1笔融资,融资总额约15亿元。2015年,数字攀升到了81笔融资,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17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民用无人机市场十分活跃,并且市场增长率远超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笔融资,融资总额约4亿元。2015年,增长到25笔融资,约20亿元,同比增长400%。
在资本争相追捧无人机市场的背后,到底投的是什么?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
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未来方向分三方面看:1.消费级市场将向类单反市场升级;2.专业级市场:技术要求高、垂直服务市场空间大;3.载人无人机行业任重道远,仍存可能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消费级市场将向类单反市场升级
无人机一经推出到大众眼前,就与航拍画上了等号。一部分人倾向认为无人机大的用处就是航空拍摄,C端火爆只是一时的猎奇。这句话我们认同一半,普通消费级C端将遭遇天花板,而B端和专业级C端用户对于航空摄影的强需求将支撑起整个消费级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数据表明,2015年大疆占据50%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销售额为10亿美元,由此估算市场也才区区20亿美元(近130.6亿元人民币),行业天花板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了眼前。
普通消费级C端用户长期获得单一娱乐性质(高空拍摄)的盈利模式将走不下去。未来,消费级无人机将会向专业级拍摄无人机发展,面向B端和专业级C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