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数据技术并不 正在面临三大挑战

大数据技术并不 正在面临三大挑战

2016-06-14 11:05:30来源:网络大数据 原标题:大数据技术正在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平台阅读量:30713

导读:大数据虽然可以通过扩大数据样本规模和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来管理日常经营性的风险,但是代表金融创新风险等未来事件是无法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的。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大数据虽然可以通过扩大数据样本规模和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来管理日常经营性的风险,但是代表金融创新风险等未来事件是无法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的。
大数据技术并不 正在面临三大挑战 
 
  一、大数据信息有效性不足
  
  虽然信息时代使得人们面对的信息规模扩大和沟通效率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获取就变得更加迅捷和容易。
  
  首先,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获取面临挑战。网络信息资源在扩大人们信息来源渠道和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促使人们遭受大量虚假、无用数据信息的困扰。信息大爆炸造成的信息环境污染和“噪音信息”的蔓延增加了人们识别、判定和利用有效信息的困难。
  
  其次,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整合面临挑战。使用大数据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社会经济各个主体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够方便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要想让大数据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就必须将存在于社会各个主体中多种格式的海量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构建融合人、机、物三元世界的统一信息系统。后,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生成存在算法演化问题。在现实中,大数据往往是根据各个社会经济主体行为被动产生的,但是数据生成者的商业模式等行为会影响大数据的生成机制,导致其提供的信息不具有时间前后的可比性。以谷歌公司为例,其商业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更快速地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此,谷歌不断改进搜索算法,使用者可以通过后续谷歌推荐的相关词快捷地获得有用信息。这一模式改变了数据生成机制,容易出现数据使用者搜索的关键词并非其本意的现象。
  
  二、大数据样本选择困难
  
  人们希望通过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减少信息不对称,但是这些庞大的数据可能对我们解决问题并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当前,大数据使企业或者机构获取每一个客户的信息、构建客户群的总体数据成为可能。但是,这种大数据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要研究对象的全部数据总体。如果我们误将掌握的海量数据当作所要研究对象的数据总体,那么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在分析和研究某个问题时,我们不能迷信大数据的作用。
  
  以“谷歌流感趋势”(GFT)项目为例,2008年11月谷歌公司启动该项目,目标是预测美国疾控中心(CDC)报告的流感发病率。2009年,GFT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报告,只需分析数十亿搜索中45个与流感相关的关键词,GFT就能比CDC提前两周预报2007-2008季流感的发病率。但是,2014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2009年GFT没有能预测到非季节性流感A-H1N1;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的108周里,GFT有100周高估了CDC报告的流感发病率。其中,2011-2012季期间,GFT预测的发病率是CDC报告值的1.5倍多;2012-2013季期间,GFT流感发病率是CDC报告值的2倍多。另外,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一个例证。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无论是抵押贷款和信用卡的申请还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和评级,都是建立在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基础上的。但是,金融机构仍然做出了系统性错误的金融决策,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三、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更新缓慢
  
  大数据虽然可以通过扩大数据样本规模和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来管理日常经营性的风险,但是代表金融创新风险等未来事件是无法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的。
  
  首先,大数据处理技术面临数据生成者学习行为的挑战。大数据处理技术和评估标准影响数据生成者行为,同样数据生成者行为也会影响大数据处理技术和评估标准。以我国大数据重要来源之一的社交媒体为例,这种大数据来源的有效性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人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自发的、不受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各种评估标准的影响。但是,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人们通过学习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各种评估标准而相应改变社交媒体的信息,就会导致大数据生成机制发生质变。因此,在对大数据进行技术处理时,简单地认为数据生成者都是无意识地生产大数据,忽略了数据生产者行为背后趋利避害的动机,可能就会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其次,大数据处理技术面临去冗降噪挑战。在现实中,大数据一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主体,以动态数据流的形式产生,人们在方便获取数据的同时,也会使得虚假数据、无效数据等噪声数据的生产成本降低。面对大数据中包含众多不同形态的噪声数据,如何通过数据处理技术的革新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自始至终都要面临的一项技术挑战。这如同人类社会医学技术创新与病毒变异之间的“竞赛”一样是长期存在的。
我要评论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202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重要新规一览

    四月,一系列新规定即将实施,包括《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02 09:31:36
  • 铁塔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提升自然灾害智能化预警水平

    目前,我国灾害预防面临着监测预警网络不健全、实效性不高、精准性不强,“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亟需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网络,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的目标。
    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
    2025-03-19 10:47:45
  • 淄博市召开大数据系统工作会议暨“三拼三比”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市大数据系统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大数据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大数据局的有力指导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支撑底座更为夯实,数字淄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8 10:07:30
  • 公司重要动态速览|海康威视、新华三、宇树科技......

    近期,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有哪些动态呢?小编整理了一下,一起来回顾。海康威视发布视觉大模型周界摄像机;宇树科技入驻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出海......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6 14:10:47
  • 贵州省大数据局召开数字企业座谈会

    会上,朱宗尧介绍了全省数据工作“一体两翼三大转型”总体思路及数字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数字产业处就起草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作了说明。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0 11:14: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