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康盛云数据中心助推中嘉和信踏上新起点

康盛云数据中心助推中嘉和信踏上新起点

2016-06-21 13:50:53来源:中国IDC圈 原标题:梁军海:康盛云数据中心推动中嘉和信踏上新起点 关键词:数据互联网 云计算阅读量:32509

导读:DT时代来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和应用,海量数据增长和数据云化都将会带动数据中心的需求进入爆发增长期,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产生拐点。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在互联网 战略推动下,IDC行业新一轮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愈演愈烈,云数据中心建设、IT基础架构搭建、数据中心的运维及服务等成为IDC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北京中嘉和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早进入IDC运营领域的企业。十年发展,中嘉和信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已将自身的业务和服务模式扩展至云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云计算、CDN,企信通,专线接入等方面。中嘉和信拥有完备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电信运营商骨干机房的良好资源,可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带宽资源、链路、数据中心、云服务、智能运维、CDN、容灾备份、安全服务等立体式一站解决方案,让处于不同阶段和规模的用户体验定制化、智能化云数据中心服务。
 
  中嘉和信总经理梁军海在采访时,深刻解读了中嘉和信在新时期的战略规划。
 
  环境利好IDC产业需求走高
 
  梁军海从政策环境利好和市场环境利好两方面进行了解读。
 
  政策环境利好
 
  2014年年底,冻结了六年的IDC牌照申请工作重新开启后,为更多的企业加入IDC行业,进军数据中心建设的阵营提供了机遇。2015年,总理在两会上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今年的两会中,他再次提出"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政府对产业结构深化改革高度重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真正实现"两化融合",走出一条以信息化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产业的"水、电、煤"支撑着整个信息化领域。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对数据中心产业的关注度都在提升,也陆续颁布多项政策法规及指导意见,从政策角度给予扶持。
 
  "两化融合"必将带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数据中心就像催化剂一样,孵化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比如,在政府"政务云"的建设中,数据中心可以提供基于通信、IT基础设施服务和技术支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保障政务信息传输安全;在"互联网 "计划的推动下,传统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IDC产业在原有产业结构之上,发挥大数据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信息化进程,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添动力。
 
  市场环境利好
 
  DT时代来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和应用,海量数据增长和数据云化都将会带动数据中心的需求进入爆发增长期,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产生拐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也促进了数据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也掀起了数据中心建设的热潮。
 
  梁军海认为,IDC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互联网产业和云计算产业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下,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产业进入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阶段,与此同时,行业内对运营的效率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更加重视,建设绿色、智能数据中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陪伴成长创新精细化服务体系
 
  无论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需要,对数据中心资源需求旺盛,还是网络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融合创新产生了大量的IDC机房和带宽需求,这些都推动了IDC基础设施加速向智能化,高速化,综合化的云数据中心演进升级,IDC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IDC企业的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中嘉和信一直致力于陪伴客户共同成长,梁军海认为未来IDC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品质保障、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保障。要陪伴客户一起成长,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优化业务结构,二是技术能力创新,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客户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从运营者角度讲,一方面是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化,一方面是服务模式的精细化。
 
  中嘉和信的机房建设以绿色节能、智能为原则,在智能方面注重整合资源,进行集群、模块化布局,以满足未来业务的高密低耗、快速部署、灵活扩展的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能够大程度的发挥资源效能,提高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绿色IT管理。
 
  梁军海认为,在技术保障方面,新机房的建设不仅考验提供增值服务的运维能力;用户更看重在提供服务能力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的优势。中嘉和信基于SDN技术架构将转发与控制分离、实现流量弹性调度,灵活配置,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在快速部署新的基础架构、应用、服务器方面提供更好的敏捷性,能够灵活使用资源,使网络扩展和管理更加简单。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推出更多针对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化的服务更能贴近用户,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和认可。在个性彰显的年代,定制化服务逐渐赢得了市场。梁军海告诉记者:"中嘉和信正在推进定制化、智能化的产品,通过对行业的细分,提供专门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企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支撑架构平台等将面临的考验。"梁海军指出:"现在是IDC转型的关键时期,IDC企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段时期过后这个行业的服务会更加垂直,也会更加倾向于定制化和智能化。"
 
  资本护航中嘉和信跨入快车道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厂商涌入IDC市场,带动了新一轮数据中心投资热潮,IDC行业正处于发展和投资的黄金期。
 
  梁军海认为,资本的进入推动了IDC领域的快速增长。IDC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资本的合体竞争。资本力量的介入将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充满变数。经过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嘉和信结合自有资金并进行资本整合,在业务结构调整、技术服务提升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希望通过资本、技术、服务的融合创新,推动中嘉和信快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顺势而为打造绿色智能云数据中心
 
  2015年中嘉和信以建设标准化、绿色智能云数据中心为目标,启动康盛云数据中心一期项目的建设。该数据中心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康盛工业园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地铁亦庄线同济南路站仅30米。康盛云数据中心已于2016年5月16日正式交付使用。
 
  中嘉和信康盛智能云数据中心参照T4级数据中心的标准建设,PUE值为1.3.在电力方面,引入双路市电,变压器2N运行,机柜电流13A-32A,自由选择;在网络方面,搭建了动态及多冗余设备链路架构,与互联网骨干路由万兆高速光纤互联,六线BGP带宽接入;全智能安防系统为数据中心安全提供保障。中嘉和信以自建的云数据中心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立体式一站解决方案。
 
  在这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嘉和信将以建设数据中心产业生态链,打造绿色智能云数据中心作为未来的战略目标,梁军海特别强调:"亦庄康盛云数据中心如期交付使用,标志着中嘉和信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今后我们将用更加专业的技术和更精致的定制化服务陪伴更多的用户成长,与更多有梦想的团队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我要评论
  •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关于征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案例的通知

    为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建设指引》)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现组织征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案例,总结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经验,遴选推广先进做法,供各方借鉴参考。
    数据基础设施
    2025-04-28 10:13:06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出现新的进展,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算法、算力、数据的协同创新。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高质量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发挥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
    人工智能数据
    2025-03-30 13:52:34
  • 烟台:数据跨部门调用 “e拍通”跑出改革加速度

    山东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
    电子证照数据
    2025-03-11 11:45:10
  • 阿里定了!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 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阿里云计算AI硬件基础设施
    2025-02-24 12:01:38
  • 聚焦物流行业发展问题 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变革。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重塑物流行业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物流业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物流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物流行业数据
    2025-02-20 10:24:4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