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新能源车持续发力 激烈竞争下仍备受追捧

新能源车持续发力 激烈竞争下仍备受追捧

2016-06-27 15:11:13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新能源车将持续受到追捧 关键词:新能源补贴汽车阅读量:31079

导读: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申请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的增长速度还算平稳,还是应根据实际需求申请指标,避免恐慌性购车。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北京市经信委上周公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纯电动小客车产品备案信息(第8批)》,共有8款车型入围,其中北汽EX200、特斯拉ModelX都是入围。此举意味着以后购买这8款车型,消费者将正式享受国家与地方的双重补贴。对于喜欢特斯拉的消费者来说,现在购买不再受摇号难中的困扰了。
  
新能源车持续发力 激烈竞争仍备受追捧
 
  据了解,进入第8批北京新能源小客车备案目录的8款车型中,两款为北汽新能源汽车,分别为北汽EX200、北汽EV200;6款为特斯拉车型,包括4款ModelX、两款ModelS。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发布6批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8批产品备案信息,共18家汽车生产企业和57个型号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去年1月,根据中央的要求,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准入方式由以前的目录方式改为备案方式。进入备案的车型可在北京上牌、销售,并享受财政补贴。与普通小客车中签的“遥遥无期”相比,新能源车指标可谓“立等可取”。这对于迟迟摇不到号的消费者来说,转而购买新能源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管理系统网站近日也公布了本年度第三期小客车指标申请情况。数据显示,本期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申请人数达1.6264万个,较上期的申请人多出近5000人,增幅超40%。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申请人数连续3期破万,新能源车个人指标持续受到追捧。
  
  不过,针对北京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的追捧热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北京摇号购买新能源车的抢购没有推广示范意义,这是极度挤压需求下的被迫购买,北京百姓解决有没有车的问题只能靠买电动车。其他城市政策没有这样的助推力,因此,北京的摇号新能源抢购情况近期难以在其他城市出现。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申请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的增长速度还算平稳,还是应根据实际需求申请指标,避免恐慌性购车。据了解,新能源车个人指标完成本年度指标配置后,申请人可继续提交申请,明年进行指标配置时,提交早的申请人将优先配置到指标。
  
  根据乘联会的厂家销售数据,今年3月~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月度环比快速增长,市场持续走强的趋势。1月~5月的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126%,新能源乘用车增速相对健康合理。
  
  此外,今年汽车牌照拍卖价格增长速度很快,目前天津和杭州的牌照拍卖价格创出新高,深圳处于次新高状态。崔东树认为,这也有利于新能源车的销售。随着全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补贴和优惠照顾力度加强,政策效果逐步体现。北京的限购政策深入,差异化的新能源车不限行的优惠政策对车市的新能源车购买的促进仍较大。
  
  据来自特斯拉的新消息,其宣布于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推出ModelS专享融资租赁业务。欲购买特斯拉ModelS的车主可通过特斯拉授权融资租赁机构——复星集团旗下创富融资租赁购买特斯拉ModelS。届时消费者可享受“零利率”、“零首付”优惠,90车型还可享受12期零“手续费”并赠送1万元保险的优惠。特斯拉推出该业务,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一台特斯拉ModelS,也能够真实体验到特斯拉颠覆性的“整体汽车拥有体验”。
    
  本年度单位新能源指标已配置完成按照《关于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轮候配置有关规则的通告》规定,本期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总数小于指标配置总数,直接配置。单位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总数大于指标配置总数,采取轮候配置。因此,本期将配置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15074个,单位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42个。这也意味着,按照目前的速度,至下一期,本年度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或将配置完成。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