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广东“智造”开创“人机共存”新模式

广东“智造”开创“人机共存”新模式

2016-06-29 14:27:11来源:新战略机器人网 原标题:广东“智造”开创“人机共存”新模式 关键词:机器人智造装备阅读量:31666

导读: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线工人担忧:“机器换人”是否意味着工人要下岗。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线工人担忧:“机器换人”是否意味着工人要下岗。
  
广东“智造”开创“人机共存”新模式
 
  推动低端劳动力向新型产业技术工人转变
  
  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线工人担忧:“机器换人”是否意味着工人要下岗。
  
  将减少重复繁重劳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动新趋势报告》指出,机器人应用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机器人应用将推动低端劳动力向新型产业技术工人转变。企业应用机器人,一方面减少了危险作业、重复繁重劳动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增加了研发、应用、销售和维修等就业岗位。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将有更多普通工人转移到服务业就业,预计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总就业量每年增加15万人。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公司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近年实施机器人应用后,平均应用5—6台机器人就增加1—2个技术服务岗位。目前年产集成电路近100亿只,成为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之一。
  
  省人社厅就业局在调查中发现两个现象:
  
  一是2015年前三季度中,全省制造业企业岗位平均每季减少22.54万人,但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了第三产业平均每季增加25.18万人的岗位。(另据调查显示,广东应用了机器人的企业普工总数减少了19.3%,而技工总数则增加了16.9%)
  
  二是机器人应用减少了单位产值的用工人数,提高了人均薪酬待遇,用工缺口和员工流失情况持续改善。2015年前三季度2万家企业平均员工缺口38人,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机器人应用对普工缺口改善更为明显,缺口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员工流失率为13.3%,下降1.9个百分点。平均每台(套)机器人设备可以代替约6.5名工人,大部分企业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0%—30%。
  
  人是生产过程的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专家李培根也不赞成“机器换人”会导致工人下岗之说,他认为广东企业该做的是提升工人的创新能力和使用装备的技能,围绕一线工人应用机器人。
  
  “人是生产的核心,机器人只是辅助工人生产的工具。”李培根说,在非常强调自动化的德国制造业车间里,机器人技术已经不断升级,但是机器人所承担的职责依然只是运输及相关协作。生产过程中人始终是核心,机器人需要做的是帮助工人完成简单的重复劳动或者像物流运输这种重体力活,从而提升效率,而非代替人,德国企业并不倡导“全自动化”。
  
  如何提升工人的创新能力呢?答案是在机器人能应付基本的制造工序后,让工人自行寻找工作兴趣。他举例,制造精密研削切割设备的日本迪思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实施机器人应用后,推出一项新规:工人可以根据工作自主选择自己的强项,以及想从事的项目。即便在制造业发达的广东的工厂里,这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个很可能是未来广东制造业实施机器人应用后,将经历的过程。
  
  李培根还表示,汽车冲压、焊接、3C装备等行业适合推广机器人应用。但是智能装备唱主角的行业,比如纺织、木工等则不一定需要机器人。
  
  广东机器人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认为,在“世界工厂”珠三角,“人机共存”是比完全用机器人取代工人更优的选择。他举例说,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曾经追求过使用全机器人生产,希望尽可能地提率。但是,终这项尝试没有成功,人还是生产一线的主角。只不过是人类不再从事枯燥的重复劳作和危险、有害的工种,把这些工作交给机器人。
  
  张宪民提出,目前,德国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采取的正是“人机共存”的生产模式。广东应该参考德国的模式,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把适合人类的工作交给人类,把适合机器人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早报|OpenAI发布GPT-4.1;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领域

    OpenAI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API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收购法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GPT-4.1机器人
    2025-04-15 10:49:57
  • 全国首个!深开鸿发布基于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传统“Linux ROS”生态长期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技术路线碎片化,硬件、软件互不兼容,导致重复开发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下。
    机器人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
    2025-04-09 15:28:05
  • 机器人年收入下降?身价5000亿巨头交出硬核财报!

    美的集团2024财年年报显示,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年收入为287亿元,占营收比重7%,较上年同期的310.53亿元下降7.58%;毛利率为22%,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美的集团机器人
    2025-04-08 10:59:2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